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綿州大小事
        “石仆”彭耘 霧山石上“對話”李白
        发稿时间:2024-06-16 08:26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尋詩仙足跡,江油昌明河畔的李白紀念館,是必游之地。其中館內的《李白故里勝跡圖》《飲中八仙圖》等大型石雕,常讓人駐足。這組令人驚嘆的石雕,即為霧山石刻,因選材于江油觀霧山海拔1300米的霧山石而得名。

          彭耘

          學生在參觀石刻

          尋詩仙足跡,江油昌明河畔的李白紀念館,是必游之地。其中館內的《李白故里勝跡圖》《飲中八仙圖》等大型石雕,常讓人駐足。這組令人驚嘆的石雕,即為霧山石刻,因選材于江油觀霧山海拔1300米的霧山石而得名。

          2007年,霧山石刻被列入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在,江油從事霧山石刻技藝的石刻藝人不多,今年59歲的彭耘就是其第三代傳承人之一。

          以刀為筆、以石為紙,彭耘展開全部想象,讓靈魂與李白“對話”,書寫霧山石刻傳奇;從青蔥少年到霜染兩鬢,手握刻刀40載,他的黃金年華,都在李白紀念館升起的朝陽和搖曳的燈光里度過。

          □劉術云 記者 李春梅 文/圖

          一見傾心16歲“遇見”李白

          1980年,還在江油太平鎮上初中的農村少年彭耘,隨同學和老師一起,到建成三年的李白紀念館游覽參觀。

          縱橫交錯的仿古墻與石徑,婆娑多姿的綠樹、翠竹和鮮花,還有那些刻滿詩詞歌賦的楹聯與匾額,讓彭耘漫游在唐風遺韻的紀念館中流連忘返,不禁感嘆:“要是能在這里工作一輩子,才安逸哦!”

          1981年,彭耘初中畢業進城工作。當時可供他選擇的,還有學校后勤崗、新華書店店員。他毫不猶豫選擇成為李白紀念館的一名勤雜工。

          入職的彭耘,每天在園區打掃衛生、修剪花草,沉浸在李白的文風中,他的夢想也悄悄在這里萌芽生根。

          工作不到一年,李白紀念館選派一批年輕人外出學習園林綠化、字畫裝裱等技術。彭耘因家貧姊妹多,選擇留在江油,跟隨李白紀念館的雕刻師傅鄧文學習石刻。

          鄧文從7歲開始,就在江油武都鎮學習石刻技藝。隨著時代變遷,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江油境內僅有鄧文一人掌握霧山石刻工藝。1979年,江油為了搶救瀕臨滅絕的傳統工藝,特將鄧文請到李白紀念館,讓他招收學員。

          “石刻講究線條自然流暢,一刀成型,”彭耘至今記得,第一次拿刻刀就付出了“血的代價”。因為心虛手抖,他往石頭上使勁鑿了幾下,一不留神便鑿在左手上,鉆心地疼。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他的左手食指、中指上刀痕累累;因為長期緊握刻刀的緣故,他的右手中指與無名指被磨得一樣長。

          跟隨師父潛心學習半年后,彭耘就熟練掌握浮雕、圓雕、鏤空雕、線雕等雕刻技法,并跟隨師父鄧文、師兄鄧國軍參與了《李白故里勝跡圖》壁照的雕刻。

          如今,鑲嵌在李白紀念館的《李白故里勝跡圖》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一幅霧山石刻作品,是霧山石刻的代表作。

          一把刻刀“對話”李白40年

          從一塊普通的石料,到一件精巧細致的霧山石刻作品,需要匠人們手、眼、心的配合,也需要時間的沉淀。

          “霧山石刻,選石尤為重要。”彭耘說,選石技巧首先看紋路,有裂痕的石頭不能選用;二用錘敲,聽聲音傳遞出的剛度;三用手摸,掌心感知潤度,這樣選出的陰山石,含水量高、不易碎。

          修煉手上的技術還遠遠不夠,要與李白“對話”,石刻藝人的腦子里還得有內容,“從學習石刻開始,我就覺得自己最大的困難是文化水平低,知識儲備不夠。”彭耘說。

          為此,他苦學師父所授技藝外,閑余時就去李白紀念館,揣摩遺存的宋、明、清時代石雕石刻;閱覽《芥子園畫譜》《馬貽畫譜》《唐宋詩詞選》《毛澤東手書古詩詞選》,觀摩石濤、張大千、傅抱石、陳半丁等名人作品;還自費登東岳泰山,赴甘肅敦煌,到重慶大足、四川峨眉山等地開拓視野。

          花開花落,幾度春秋。許是沾了李白的靈氣,在恩師點撥下,彭耘的技藝日益精進,漸入佳境。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他就獨立雕刻了眾多作品。

          1993年夏,甘肅嘉峪關長城博物館欲雕刻10座碑。在全國考察了數十個名人紀念館的雕刻作品后,該館選中李白紀念館的雕刻人員。彭耘與兩名同事隨即趕往甘肅,歷時兩個半月完成雕刻。

          1996年9月,彭耘應邀到北京參加全國文房四寶研討會,他設計制作的兩件硯臺,雙雙獲得特別獎。會上,他還被破格吸收為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會員,并載入《中國文學藝術家與文房四寶專家集》。

          2001年,四川省政府聯合中國作協、中國文聯、光明日報社舉辦李白文化節,開幕式就定在太白碑林。從當年5月起,彭耘與鄧國軍、周敏等同事晝夜奮戰,歷時4個月,如期完成所需的13塊扇面地碑碑文的雕刻、安裝工作,還獨立制作了8座方柱碑的詩詞雕刻,為紀念李白誕辰1300周年活動刻下精妙絕倫的一筆。

          一轉眼,40年風雨兼程。當初那個青蔥少年,現已兩鬢斑白。在李白紀念館,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樓臺亭閣,以及一年四季汩汩流淌的昌明河水,都默默記錄著他走過的每一步。

          一生堅守 精琢霧山石刻

          如今,社會給予了彭耘很多頭銜,如省級非遺名錄霧山石刻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四川省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江油市非遺保護協會會長……但在彭耘心里,這些頭銜皆被他總結為兩個字——石仆。

          在從事霧山石刻工作的40年里,彭耘甘愿俯身做石頭的“仆人”,打磨器物、沉淀心思,堅持將傳統文化融入每一件作品。

          在彭耘眼中,優秀的作品不僅要體現技術上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要展現作者的藝術修養和道德操守。他認為,“材質美、內涵美、刀法美”是優秀的雕刻作品的重要屬性。

          基于此,一刀一鏨,用霧山石開鑿而來的每一方硯臺,都藏著彭耘的構思。他精心制作的太白硯、龍鳳硯、松鶴硯等或平雕、浮雕,或鏤空、鑲嵌,雕刻技法古樸、畫面生動、雅趣橫生。

          他的作品,不僅擺在了全國各地書畫名家的案頭,還走出國門,在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都有其身影。

          如今,年近花甲的彭耘即將退休,然而,他對石刻的眷戀與熾愛仍深藏于心。

          從2017年開始,他就走進江油的各個學校,講述霧山石刻的歷史與技藝;2023年,在彭耘的張羅下,江油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

          或許,于他而言,退休是一個終點,亦是一個起點。彭耘還要向更多年輕人“種草”霧山石刻,讓非遺文化走上更大舞臺。

        編輯:李志



        相关新闻: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中文无码不卡的岛国片| 天堂无码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2页|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 日韩电影无码A不卡|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高清|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中文高清欧美|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免费字幕中文大全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 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50岁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最近2019年中文字幕一页| 最好的中文字幕视频2019|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13小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免费|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高清|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最近最好最新2019中文字幕免费| 人妻中文久久久久| 高潮潮喷奶水飞溅视频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