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蘭建春 謝斌
6月12日,中共綿陽市委八屆八次全會舉行。全會指出,要優化公共服務體系,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方面推出更多務實舉措,提高公共服務均衡性、便利度和可及性。
在市住建委主任李益霖看來,新質生產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征與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目標高度契合,將深入貫徹落實全會部署,推動加快建設智慧城市、系統化全域建設海綿城市、規模化發展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在城市更新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為新質生產力提供更多應用場景和更優越的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公共服務體系,增進民生福祉,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層醫療水平更高了、體驗感更好了,這是近年來不少市民看病就診的切實感受。如何更好鋪就“健康路”,讓群眾更有“醫靠”?綿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綿陽四0四醫院)黨委書記周云表示,該院正以綿陽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建設等為載體,堅定不移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該中心將于今年底建成,建設床位1000張,集預防醫學、臨床治療、應急響應、患者管理、科研培訓等“多位一體”。中心的建成將為增進群眾健康福祉,建設成渝醫療副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全會指出,要豐富高品質文化供給,建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專項工作機制,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文旅與科技、農業、商務、交通等深度融合發展。文旅高質量發展是江油高質量發展的一張“王牌”,江油市委副書記、市長董正紅介紹,將以李白紀念館機構升級為契機,構建文旅融合產業園管委會管理模式;以李白文化一級博物館創建為契機,開展“兩館一園”等軟硬件改造,不斷提升李白文化影響力;以《將進酒》巡演和落地版打造為契機,為群眾提供更多文化產品,叫響城市文旅品牌,升騰城市“煙火氣”,不斷豐富高品質文化供給。
安全是民生之本。全會指出,要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綿陽法治綿陽,統籌開展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完善社會穩定風險防控體系,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當前我市已進入汛期,聚焦地災防治,如何筑牢高質量發展安全底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鐘培表示,將通過深化運用“北斗衛星系統”,加快建設“泥石流預警預報系統”,探索利用“邊坡微震監測系統和高靈敏度分布式光纖聲波傳感系統”等新技術手段,強化全市1334個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實時監測,著力實現“預報精準”。同時,持續優化完善“喊醒叫應”自動預警平臺功能,用智能電話、短信將各級責任人和監測員喊醒、叫應,用技術手段確保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傳達到點、到戶、到人,著力實現“預警及時”。進一步加強與應急、水利等部門聯動,以高水平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切實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