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綿陽新聞
        綿陽有千面,最硬的是這面
        发稿时间:2024-06-05 08:49   来源: 川觀新聞

        科技創新是綿陽最硬核的支撐面和最鮮明的底色面。(視覺綿陽資料圖)

          當人們談論綿陽時,都在談些什么?從經濟體量看,它是四川第二大城市、省域經濟副中心;從千年文脈看,它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故鄉,北宋大文豪歐陽修也出生在這里;從生態系統看,全球近1/4的野生大熊貓在此繁衍生息,在這方面它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市”。

          綿陽有千面,但這些都不是它最具辨識度的一面。回眸歷史,綿陽有“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兩彈城;審視當下,綿陽是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建設的中國唯一科技城;面向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設立在綿陽,成渝綿“創新金三角”一極在綿陽。科技創新才是綿陽最硬核的支撐面和最鮮明的底色面。

          5月底,綿陽舉辦科技創新大會,公布推動科技成果轉化“18條”、支持人工智能產業“8條”,發布2023年度十大科技進展、十大創新產品、十大創新企業,開展科技城投資推介會暨最新科技成果對接會、科技外交官綿陽行、涪江科技匯、云上技術交易會等系列活動。

          當向“新”求“質”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綿陽正回答一個時代命題:科技城如何打造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示范地?

          “先行先試”憑什么?

          綿陽科技創新大會,出現多位院士的身影,有的作主題演講,有的發布最新成果,有的為獲獎單位授牌。

          兩院院士作為我國科研隊伍的領軍力量,代表中國科學技術的最高水平。目前,在川兩院院士有67位,其中30位工作在綿陽,幾乎占據“半壁江山”。綿陽市科協主席同時具備中國工程院院士頭銜,這在全國地級市中并不多見;綿陽聘用16名院士擔任科技顧問,走在全國前列。

          以此觀之,綿陽兩個顯著特征映入眼簾:大院大所多,布局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等18家國家級科研院所,擁有25家國家級創新平臺;戰略科技力量雄厚,“神舟”“嫦娥”、天宮一號等大國重器成功發射背后皆有“綿陽造”護航的身影。

          形成這種局面,與黨中央在“一五”和“三線建設”時期的重大部署密切相關,那時就有成千上萬的科技精英匯聚綿陽,勇攀高峰、薪火相傳,助力挺起共和國的硬脊梁。

          去年以來,黨中央對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等作出部署;前不久,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明確提出以創新為主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努力打造國家戰略腹地核心承載區。肩負“為國鑄劍”使命的綿陽,拿什么響應號召?

          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從歷史深處走來的科技城,把創新作為核心價值,確立實施“五市戰略”(科技立市、產業強市、開放活市、人才興市、生態美市),擺在首位的即“科技立市”,并謀劃推出一系列“科技創新先行”的改革舉措。

          “先行”首要在國家戰略中找定位,在正確的舞臺上發揮和增強自身實力。

          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任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建設西部(成都)科學城、西部(重慶)科學城、中國(綿陽)科技城,實質上確立了“金三角”般的創新空間布局。

          特別是2022年國家出臺文件支持綿陽科技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隨后省委、省政府量身定做《關于支持綿陽發揮科技城優勢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經濟副中心的意見》,要求綿陽在服務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勇當排頭兵,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爭做主力軍。

          在此次科技創新大會上,綿陽從四個方面交出2023年“先行”答卷——

          在整合科技資源上先行先試,建設“云上大學城”“云上科技城”,吸引26所知名高校、29個頂尖創新創業團隊因云而聚;

          在暢通供需兩端上先行先試,創新實施“科技助理”制度,真正把企業技術需求和院所、高校技術供給對接起來,促成氮化硅陶瓷基板技術等46項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在匯集創新要素上先行先試,出臺“人才十條”“金融十條”,兩年來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超5。8萬名,集聚基金39只、管理基金規模近300億元;

          在培育新興產業上先行先試,實行新興產業“一條產業鏈、一家鏈主企業、一名首席科學家、一個工作專班、一套扶持政策”,推動全市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綿陽在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百強榜中兩年提升24位至第17位,是全國進位最快的城市,并上榜全國十大最具科技創新潛力城市,在先行中試出了真本領、練就了硬功夫。

          如何破除科研和生產“兩張皮”?

          綿陽連續兩年評選并發布“十大科技進展”“十大創新產品”“十大科技創新企業”。

          科技城有拿得出手、含金量高的“真材實料”。以剛剛公布的評選結果為例:十大科技進展之一的乳腺癌病理分型拉曼快診技術,將拉曼光譜應用于乳腺癌病理診斷領域,使檢測時間從數十小時縮減為不足一小時,研發單位之一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

          十大創新產品之一的1。5L渦輪增壓增程式混合動力總成,填補國內空白,新增專利14項,2023年產銷超38萬臺、實現銷售額超44。5億元,綿陽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吃”到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的紅利;

          十大科技創新企業之一的四川虹科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憑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觸控屏幕保護玻璃研發及制造,去年高鋁蓋板玻璃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接近26。3%,位居國際第二、國內同行市場第一。

          三個領域“十大評選”重在引導抓實新質生產力培育的三個關鍵環節:依靠攻堅“卡脖子”實現從“0到1”的突破、依靠打造標志性產品推動“從1到10”的轉換、依靠發揮企業主體地位奔赴“從10到100”的飛躍。

          從根本講,就是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想方設法破解科研與生產“兩張皮”現象,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加快變成產業“成品”、發展“結果”。

          綿陽推動科技成果轉化“18條”因時因勢制定出臺。這里面既有新的改革事項探索,也有對過往實踐經驗的制度性固化升華。

          一支被稱為“科技紅娘”的科技助理隊伍在科技城十分活躍,這89名科技助理從西南科技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遴選而來,懂科研、明需求、有“人脈”,被選派至部門、園區、企事業單位等全職參與科技創新管理與服務。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過去如“盲人摸象”般的成果轉化對接變成了“按圖索驥”,目前已收集技術需求和科技成果700余項、完成對接400余項,有些已從“書架”擺上“貨架”。

          如果說科技助理是從在綿科研院所發掘科技成果,擴大有效供給,那么“云上大學城”“云上科技城”則是以開放思維將全球創新資源鏈入綿陽,打造“買全球、賣全球”的科技創新大市場。浙江大學葉志鎮院士團隊首批入駐“云上科技城”,其所研發的鈣鈦礦發光量子點技術已應用于綿陽企業。而在此次配套舉辦的中國(綿陽)科技城云上技術交易會上,“云上兩城”朋友圈再度擴容,迎來北京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北京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等8位新朋友。

          有人把“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稱作科技成果轉化的“驚險一躍”。綿陽著力構建以“用”為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加快建設中國(綿陽)科技城中試服務公共平臺,常態化發布成果應用場景機會清單,促進產品驗證試驗和技術迭代升級,把綿陽建設成為最新科技成果示范應用的“試驗場”。

          打造產業新引擎從哪破題?

          科技創新大會又見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夸父”在綿陽街頭勸導交通,四足仿生機器人(如,機器狗)上路巡邏,甚至可以在復雜環境的勘查作業中發揮利器作用,智能家務機器人精確完成“端茶遞水”等日常家務。

          多年前,引人眼球的機器人登上綿陽科博會開幕式一展舞姿,隱喻走向科技未來,如今未來已來。各界更為關心,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綿陽如何形成體現新質生產力、具有風向標意義的產業“爆發點”。

          科技創新大會釋放出強烈信號,綿陽在持續做強電子信息、先進材料、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四大特色優勢產業的同時,正努力在人工智能、核醫療、低空經濟等領域率先確立產業發展優勢,其間公布145項科技成果機會清單,許多就聚焦在這些領域。

          四川今年把人工智能列為“一號創新工程”,給予超常規最大力度精準支持。綿陽制定的人工智能產業“8條”,從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應用、引進人工智能產業項目、鼓勵企業加強產品創新等方面打出政策“組合拳”。

          目前綿陽擁有長虹集團、九洲空管等人工智能企業70余家,建成2個智算中心、3個超算中心,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近200億,產業初具規模。尤其是綿陽機器人智能制造產業園,短短一年時間就落戶中國兵裝集團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38家。最近綿陽還成立了產學研用結合的人工智能產業聯盟。

          頗具深意的是,這次綿陽邀請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發布《2023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報告與榜單》,意味著綿陽將學習全國好做法,以打造典型應用場景為抓手,促進人工智能創新應用,與機器人相遇,可能是這座城市的未來新常態。

          獲評十大科技創新企業的四川玖誼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自主研發生產醫用回旋加速器的高端核醫療設備制造企業,去年產品占據國內新增市場的30%,并成功出口肯尼亞。

          依托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獨特優勢,綿陽是國內少有的具備“醫用同位素制備、放射性藥物研制、核診療設備研發生產、核醫學診療服務”全產業鏈發展潛力的城市。總投資約186億元的中國(綿陽)科技城核醫療健康產業園項目,以核素核藥和診療裝備、核醫療中心三大板塊為主體,積極承接涪江實驗室開創性原始創新成果轉化,為綿陽開辟產業發展的新賽道。

          綿陽低空經濟處于起步成勢關鍵階段,擁有全國首家民營飛行學院,無人機產業集群入選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北川無人機試飛空域半小時即可報備飛行,全年可飛行天數超300天,有望“一飛沖天”。

          5月30日——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綿陽在這個特殊日子到來之際舉辦科技創新大會,既是向科技工作者致敬,也表明這座因科技而興、因創新而盛的城市的信心決心,鮮明科技創新城市核心價值,讓新質生產力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標識。(川觀新聞記者 張守帥 劉宏順)

          (來源:川觀新聞)
         

                編輯:郭成



        相关新闻: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 www无码乱伦|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 精品中文高清欧美| 99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最近的中文字幕大全免费8|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日本三级在线中文字幕在线|中文|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小泽玛丽无码视频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无遮挡|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野花在线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一区一区三区|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幕一级二级|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