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好“必修課” 搶占“智”高點
綿陽市企業聯合會發布加快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倡議
5月10日,綿陽市制造業“智改數轉”供需對接路演活動現場,綿陽市企業聯合會發布加快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倡議。
當前,我們正面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歷史機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創新突圍,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傳統產業加快改造提升,新興產業生機勃發,未來產業正孕育孵化。黨的二十大作出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部署,對推進數字技術創新、深化數字化轉型、建設數字中國提出了更高要求。與此同時,傳統產業數字化還需進一步深化,部分企業數字化轉型存在“不愿”“不會”的困境,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仍相對滯后。轉型與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推進“智改數轉”是我們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的重大契機,它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企業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因此,要破除觀望態度,把握發展大勢,搶抓轉型機遇,推進“智改數轉”,提升核心競爭能力,推動產業特別是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
對此,綿陽市企業聯合會對廣大企業、有關商(協)會、專業機構發出“智改數轉”倡議:
一、順勢而為,加快“智改數轉”步伐。
大企業大集團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加大工業設備智能化改造,加快推進產品研發模塊化設計,推進基于數字孿生的智能制造,推進客戶需求服務化延伸和網絡化協同,實現經濟效益、質量效益和綠色安全效益的全面提升,不斷打造“智改數轉”標桿工程。同時,大企業要充分發揮價值引領、輻射帶動作用,通過技術賦能、供應鏈賦能、平臺賦能和生態賦能,加強資源共享和數據開放,促進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創新協同、產能共享、數據互通,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平臺企業、專業機構要提供更多“小、快、輕、準”的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和智改數轉金融產品,積極參與構建數字化生態,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中小企業主動作為、借力借勢,積極融入大企業的生態鏈,共享數字化轉型的成果和資源。
二、開拓創新,提升“智改數轉”能力。
新技術是“智改數轉”的重要推動力。要積極探索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應用,將先進技術深度融合到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節能減碳等各個環節,不斷突破技術與知識壁壘,以技術革新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實現效率和效益的雙重提升;要對技術落后、效率低下、嚴重制約產業發展的落后設備能換就換、應換盡換,推動工廠、產線全面智能化改造升級,大幅提升生產效率;要加強創新人才的培養提升,做好“引”“育”結合,完善激勵機制,打造具備高度數字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強大團隊。
三、數實融合,探索新業態新模式。
要積極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通過提升柔性生產能力、擴展產品多樣性、優化客戶體驗、打造數實融合商業模式等形成數智化新業態。要實施端到端業務流程再造,推進銷、研、產、供、服數據貫通,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和效率效益提升;要加強數據分析和精準營銷,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四、嚴守底線,統籌好發展與安全。
數據是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數據安全是保障數據要素價值的前提,要堅決杜絕惡意競爭行為,切實遵守《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保護數據安全、用戶隱私。
(記者 謝艷)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