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沃野涌春潮 共繪一年好“豐”景
——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側記
4月3日,雨后清晨清風徐徐,田間的麥苗在沐浴過春雨后隨風蕩起麥浪,似乎預示著又是一年好“豐”景。
上午9時,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與會人員早早來到各自會場,滿懷期待。縣(市、區)、園區、鄉鎮、村的農村工作有關負責人,在各地通過音視頻互通會議系統參加會議。
“希望大家繼續努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鄉村振興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一起邁向共同富裕,生活越過越紅火。”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北川石椅村干部群眾時的殷殷囑托還在耳邊回響,一年來,矢志奮斗在此刻化身為每一位參會人員的堅定目光和對新一年的殷切期許。
主會場、分會場,地點不同,方向一致:共話如何在推進鄉村振興上全面發力,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進一步夯實綿陽現代化建設根基。
當天召開的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專題研究部署“三農”工作,目的是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綿陽農業大市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加快建設農業強市。
會上通報了我市2023年度“三農”工作受部省表彰表揚情況,表揚了我市2023年度鄉村振興優秀縣(市、區)、優秀單位、優秀鄉鎮、優秀村和市星級現代農業園區,陣陣掌聲響徹會場。
成績代表過去。回望去年的成績,理思路、梳舉措,方能明目標。
綿陽北川石椅羌寨鄉村振興先行區、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農業銀行綿陽分行、三臺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梓潼縣、安州區龍騰農機合作社、涪城區豐谷鎮依次作交流發言。
三臺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生豬全產業鏈典型縣、四川省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是我市農業資源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三臺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三臺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黨工委書記蔣次勇從堅持科技創新、三鏈同構、機制創新三方面,介紹了他們是如何開拓現代農業發展之路的,條理清晰、招招見真章。臺下與會人員不時動筆,記下要點。
“近幾年,合作社推行‘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模式,開展糧油全程社會化服務并取得較好成效,服務區域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4。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9個百分點。”安州區龍騰農機合作社副理事長張怡分享了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聯農帶農促增收的好經驗。
聲音和畫面傳到三臺縣樂安鎮天馬石村,君弘家庭農場負責人劉香回顧自己創辦農場6年的經歷后動情地說:“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農場實現了良好發展,有效帶動了200多名村民務工增收。”對此,她滿臉笑意,意氣風發。
加快建設農業強市是全市上下的共同責任,需要大家一塊拼、一塊干。
在游仙區新橋鎮高意村,農技人員、種植戶及村干部等圍坐一堂。大家紛紛表示,接下來要鉚足干勁、奮勇向前。
“領會了會議精神后,我們對未來農業發展充滿了信心。”高意村2016年從茂縣引進脆李發展金花有李生態農業產業園,作為金花有李生態農業產業園的技術員,余添耀表示,想要利用綠色防控、綠肥種植等新技術來提升李子的口感,通過異花授粉來提高坐果率,通過補充鈣肥防止果實裂口,“希望通過打造‘金花有李’特色品牌為助推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鹽亭縣鵝溪農機合作社負責人謝紅走出主會場后神態堅定:“下一步,我們要做好做實種養循環模式,真正做到產業融合,把農產品變成好商品,也就是今天會議提到的發展農產品精深化加工。”
通過升級后的音視頻互通會議系統,不用基層干部多跑路,就可以讓會議精神直達鎮村。三臺縣樂安鎮黨委書記項輝感嘆:“鎮村干部開會節約了往返奔波的時間,能有更多精力放在基層工作上。”會后,他一邊思考一邊走出會議室,又立馬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了……
大地春回,沃野千里。透過這次會議,全市上下將堅定信心、真抓實干,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綿陽新篇章貢獻更多“三農”力量。(記者 唐顯枚 王何力 朱博文 楊沐琪)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