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綿陽新聞網訊 為了進一步加強安州區幼兒園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的學習研究與實踐運用,提升區內幼兒教師的理論水平與教學實踐能力,提高語言教育質量。10月17日,由安州區教育研究室主辦,調元路幼兒園、教育部“雙名計劃”高翔名園長陽春工作站承辦的“基于核心經驗的語言領域集體教學研修活動”在調元路幼兒園舉行。
本次活動由區教研室學前教研員劉松梅老師主持。來自全區各地的12所公民辦幼兒園共計50余名幼兒教師參與活動。
名展示教師立足《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教研,選取了語言領域核心經驗中的不同要點做出了精彩的集體教學活動展示與說課展示。
組織集教活動的老師們通過生動活潑的組織方式,為孩子們帶來了一次次有趣的語言活動,提供了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大膽說”的語言環境。
說課的老師們用自己流暢清晰的邏輯與講述,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活動設計構想及其理論依據,充分展示了老師們在語言領域教學的精心研究與探索努力。
活動展示后,全體與會教師圍繞活動指向語言領域核心經驗以及活動中語言領域核心經驗的落實情況和運用核心經驗理論時的收獲與問題進行了一場熱烈而積極的研討。老師們聚在一起,積極探討、大膽反思、主動學習、認真總結,在交流中取長補短,達到了既定的教研目標和良好效果。
隨后,劉松梅老師對本次語言領域集體教學研修活動進行了點評,她充分肯定了各幼兒園在《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的教研上的精心準備、積極部署和研究推進,肯定了老師們開展活動的多樣形式,也再次強調了學習基于理論的重要性。她希望大家繼續結合《指南》及《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研讀理論,以幼兒為本,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尊重、把握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特點,給予幼兒語言關鍵經驗發展的鷹架支持。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安州區調元路幼兒園園長陽春表示,通過此次教研活動的開展,讓教師們在觀摩、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在實際中錘煉、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維碰撞中不斷收獲。相信每一位教師在集體教研活動中都能“研”有所得,在專業發展的道路上更好地乘風破浪。
(李陽 黃友勇)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