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綿陽新聞網訊 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四五六年級教育教學明確目標和方向,10月15日,綿陽市子云小學召開了以“從‘新’出發,從‘心’開始”為主題的2024年秋四至六年級質量分析暨提質工作會。校長何國堂和四、五、六年級全體任課教師參加了活動。
會議由校長何國堂主持。何國堂作了《 從“新”出發 從“心”開始》的專題發言,他指出:教學質量是一所學校永恒的主題,也是所有學校必定繞不開的話題。我們召開此次會議的目的就是凝聚力量,達成共識,早期謀劃,實現目標。
統考年級質量和教師要有四個“重要性”和四個“一流"的意識。畢業質量是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是檢驗教師教學成果的重要指標;是反映學生階段性學習的重要里程碑;是體現學校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補缺補差敬業奉獻精神要一流;自覺遵守校紀校規要一流;學科之間團結協作相互支持要一流;家長社會對教師滿意度要一流。
何國堂說,要做到以上所述的要求,必須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有憂患意識和必勝的信心。壓力大,教學成績需要努力提高,所以每個老師都要有憂患意識。從上期成績比較可以看出,我們在同類學校中再次居于前列,但各年級差距較大,我們不能失去信心,要相信我們的教學能力,要相信我們的學生。
二、實時注意,新課標引領,新教材實施,新課堂啟航,打造“靈動課堂”。從教走向學,以學習為中心,注重育人,注重遷移,真正讓學習發生,關注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的學科實踐活動,實現真正合作,深度個性化探究。
三、學習與教學一樣,需做好四點位
(1)吃透教材。(2)注重預習、及時復習。(3)各科利用好思維導圖。(4)每一科都應該有一個錯題本。
四、過程責任要落實,抓好以下幾個點位:(1)抓實課內、課外的訓練,確保知識常清。(2)堅持提優輔差,努力提高優秀率和及格率。(3)加強家校聯系,讓家長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有清楚的認識,力爭家長的全力配合。(4)重視學生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書寫,要注意書寫工整,格式規范。(5)利用好課后延時服務和早、午讀時間。(6)利用好信息化資源,掌握智慧教學要領,多用同伴互助、小組共學,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其中。(7)組織學生深度學習,穩定好生源。(8)每天利用延時課花20分鐘左右進行復習清理,梳理當天學習的重點。
該校負責人表示,希望大家團結一致,打好團體戰,不斷探索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創造屬于我們的子云榮光!
(石衛碧 黃友勇)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