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提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持續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為了呈現一幅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的上游畫卷,我省正聚焦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努力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
錦江,被譽為成都人的“母親河”。近幾天,成群的白鷺在這里覓食、棲息,與岸邊休閑的市民共同享受著城市的寧靜與美好。
你可能想象不到,錦江也曾面臨過嚴重的流域污染問題。此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指出,成都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存在短板問題,生活污水直排一度成為影響黃龍溪斷面水質的主要因素。為了徹底改變錦江的水生態環境,成都市自2017年開始,統籌實施全線截污、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面源污染管理,進一步加強流域保護。如今,錦江流域水質優良率由2016年的69%提升至100%,錦江黃龍溪國控斷面水質從2016年的劣Ⅴ類提升至Ⅲ類及以上。
成都市污染源監測中心雙流監測站副站長 方連強:我們今天手工監測的水質,主要監測指標是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磷,三項指標的監測結果都達到了Ⅱ類水質。持續了52個月,一直保持在Ⅲ類及Ⅲ類以上的水質。
“濁水變清”的還有嘉陵江,南充市通過拆除沿線非法砂石堆碼場、取締非法碼頭,修復嘉陵江岸線56公里、建成綠色生態走廊24.9萬畝、濕地公園5000萬平方米。如今,在嘉陵江沿線,水清岸綠的景色重回群眾身邊。
四川省南充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 何財元:目前嘉陵江南充段水質持續達到地表水Ⅱ類,全市國省考核斷面、重要水功能區、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水質優良率實現“三個百分百”。
聚焦環境突出問題,扎實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截至目前,前兩輪中央環保督察的224項整改任務,四川已完成216項、完成率達96.4%。牢固樹立上游意識,主動擔起上游責任,我省還以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為載體,穩步推進美麗四川和生態省建設。廣元蒼溪縣,將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相結合,進一步提升人居生活環境,高質量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廣元市蒼溪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王曉燕:目前,我們已完成378個行政村(社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達83%。下一步,我們將以鞏固提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為總牽引,加快建設美麗蒼溪,全力守護好生態底蘊。
眼下,全省已累計建成39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10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成43個省級生態縣。全省生態“顏值”穩步提升、經濟發展“成色”更足。過去的一年,我省以晶硅光伏、動力電池為代表的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增長明顯,一批“零碳”工廠、“綠色”工廠正在不斷涌現。
宜賓鋰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楊念東:公司100%使用水電、風電和光電等綠色能源,最大限度減少能源端的碳排放。公司從2022年獲得“零碳”工廠認定以來,產品的綜合能耗下降了35%,溫室氣體排放強度也下降了30%。
放眼全省,四川已累計創建國家級和省級綠色工廠657家、綠色工業園區89家,累計推動105個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以綠為底,我省正加快推動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