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記者近日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公布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基地試點項目名單,全國共14個地區入選,其中綿陽科技城新區榜上有名,系西南地區唯一。
綿陽科技城新區成功入選,三大創新是主導要素。
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科技城新區創新“12345”服務模式,搭建一個創新服務平臺,成立專家和綜合服務兩支隊伍,建設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標準創新基地綿陽區域、知識產權保護三個中心,推行“構建一個體系,推進兩個協同,依托三個中心,推行四項承諾,提供五大服務”的服務模式。截至目前,“兩主”(新一代通信、軟件信息)“兩特”(軍工電子、科技服務)產業主導地位不斷鞏固,兩個“新賽道”產業(機器人智能智造、生物材料與醫療器械)成效初顯,“六大百億級專業產業園”鏈式布局、集群發展。
服務質效持續提升。建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中心,線上線下為全市產業和企業提供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知識產權五大領域33項一攬子服務,2023年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服務5488家次。科技城新區檢驗檢測產業園成功開園,創新“線上線下、平臺+機構、開放+自有、孵化+產業”模式,加快行業性的檢驗檢測服務集聚區建設。目前,已入駐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科技服務業企業47家,金融、類金融、投資類企業及中介服務機構42家,其中通過CMA認證5家,CNAS認證1家,建成國家工程實驗室1家。同時,檢驗檢測公共服務交互中心、儀器設備耗材展示交易中心和人才實訓基地正加快建設。
創新企業加快聚集。依托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等重點平臺,將科研院所的儀器設備資源與企業研發需求成功對接,推進儀器共享、儀器金融、儀器研發等,實現政府、科研院所和中小企業三贏。截至目前,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870家,“四上”企業265家,高新技術企業129家(“瞪羚企業”5家),科技型企業103家、貢嘎培優企業2家、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3家(“小巨人”6家),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5家,省級知識產權強企1家。(孫銘浠 記者 任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