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區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開展現場核查
綿陽新聞網訊 營運車輛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需要進行保養,以維護或恢復機動車正常功能。其中,二級維護是一個重要環節。但部分維修企業并沒有按照規定和要求對車輛進行維修保養,甚至出具虛假二級維護竣工合格證。
近日,按照市交通運輸局“全市道路客貨運輸車輛技術安全隱患專項整治行動”統一部署,運管處組織開展了客貨運輸車輛二級維護情況核查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通過系統比對核查發現,綿陽市通力汽車運輸有限公司鹽亭縣汽車修理廠、安州區秀水銳鋒汽車修理廠、高新區富騰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在營運車輛尚未進場開展維護作業的情況下,就擅自出具了二級維護竣工合格證,存在虛假二級維護行為。
發現異常后,運管處第一時間將相關情況通報至屬地行業管理部門。鹽亭縣運管所、安州區交通運輸局、高新區運管所隨即開展核查處置行動,并根據核查情況,按照相關規定,分別給予三家涉事維修企業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同時,關停企業二級維護系統賬戶,要求企業限期整改,查清原因并對有關責任人給予相應處置,組織開展警示培訓,進一步梳理完善二級維護相關制度,落實人員職責和工作要求,加強日常管理,確保維修質量。
“通過此次整治和處罰行動,對維修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起到了良好的震懾和警醒作用。”運管處相關負責人提醒,維修企業應嚴格按照國家及行業有關標準、技術規范進行車輛二級維護作業,不讓車輛帶“病”、帶“傷”、帶安全隱患上路,減少道路運輸車輛安全事故隱患,確保道路運輸安全有序運行。(廖濤 綿報融媒記者 鄧勇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