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報融媒記者 李橋臻
八大新賽道產業
核技術應用
激光技術應用
新型顯示
光伏儲能
磁性材料
智能機器人及無人機
連接器及傳感器
生物醫藥及醫療裝備
力爭到2027年,全市新賽道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3500億元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并融入產業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全球產業鏈重組、供應鏈重塑、價值鏈重構不斷深化,在此背景下各地搶灘布局新領域、新賽道。
察勢者明,馭勢者勝。在這一背景之下,有著富集科技資源的綿陽何以因機而發、乘勢而上,在加快建設服務國省全局、具有綿陽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如何搶占產業制高點、塑造未來新優勢?在市委八屆六次全會上,綿陽明確提出將全力培育核技術應用、激光技術應用、新型顯示、光伏儲能、磁性材料、智能機器人及無人機、連接器及傳感器、生物醫藥及醫療裝備產業這八大新賽道產業。
這是基于綿陽現有產業資源稟賦和綿陽未來產業發展的一項重大謀劃。這當中,就核技術應用來說,立足綿陽得天獨厚的比較優勢,我市按照“龍頭企業-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生態圈”的發展思路,成立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專班,聚焦企業、產品、技術、市場等關鍵要素,加速推進中國(綿陽)科技城核醫療健康產業園,重點布局放射性靶向藥物、質子醫療診療裝備制造、腫瘤醫院及康養等配套產業,打造全國領先的核醫療產業基地。
又如,瞄準機器人智能智造這一“新賽道”,綿陽科技城新區直管區圍繞“一支領軍團隊、一個研究院所、一個實訓基地、一支產業基金、一個產業園區”的“五個一”模式,引進機器人產業鏈頭部企業30家,包括整機應用、電池電源、算法研發、系統集成、新材料等多個方向,應用領域覆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及特種機器人,實現了機器人產業從“0”到“1”,從“1”到“30”的“撐桿跳”,并朝著一個百億級的現代產業集群加速推進。
讓“新賽道”變成“主賽道”。記者觀察到,全會明確提出將在建鏈、延鏈、補鏈、強鏈中深耕細作,著力推動這八大新賽道產業集群成勢,加速打造業態高端、梯次銜接的新賽道產業集群,其目標為力爭到2027年全市新賽道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3500億元。
動作不止于此——我市還提出將聚焦6G、商業航天、衛星制造、未來交通、氫能、生物技術等領域,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用明天的科技鍛造后天的產業”,加速培育和發展未來產業,爭創國家未來產業先導試驗區。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既堅持從全域謀劃一域,自覺把綿陽產業發展放到國省大局中找定位、明方向,又堅持以一域服務全局,堅決扛起中國科技城和四川第二大經濟體的責任擔當。”在加快構建具有綿陽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中,我們看到無論是目前正加速推進的八大新賽道產業還是正抓緊前瞻布局的未來產業,不僅有明晰的目標導向,也有明確路徑指引。
藍圖繪就,關鍵在干!對此,我們充滿期待!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