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7月12日,綿陽市2023年地震災害綜合實戰演練在江油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云出席并作點評。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突出實戰實效、堅持以練備戰,不斷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上午10時許,演練正式開始。演練緊貼實戰,模擬江油市境內發生5.9級地震,導致震中地區房屋倒塌、交通受阻、通訊中斷、人員受困等情況,市縣兩級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各方應急救援力量攜帶消防車、沖鋒舟、直升機等救援設備緊急向災區集結展開救援。演練設置了應急指揮決策及救援力量集結拉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避險與群眾轉移安置、道路搶通應急、房屋垮塌人員搜救、被困人員水上緊急救援與河堤搶險加固5個科目,涵蓋監測預警、會商研判、指揮調度、現場處置等環節。演練中,各級各類應急隊伍反應迅速、協調聯動,圓滿完成各科目演練任務。
演練結束后,李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演練人員和奮戰在應急救援一線的廣大干部表示誠摯慰問,對實戰演練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他指出,綿陽是地震災害易發頻發地區,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始終保持敏感敏銳,強化底線思維、極限思維,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實抓細地震災害防范應對各項工作。要以演練促提升,認真總結本次演練經驗,結合實際找準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細化工作舉措,有效提升地震災害防范應對水平。要以演練促履責,以此次演練為契機,著力構建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抗震救災指揮體系,完善部門聯動、區域協同、軍地聯動機制,形成全市“一盤棋”工作格局。要以演練促保障,加強地震救援隊伍建設,做好應急物資、應急通信、應急交通保障等工作準備,做到未雨綢繆、有備無患,不斷提高災害應急響應和處置能力。要立足防大汛、抗大險、救大災,加強隱患排查整治、災害預警預報和應急能力建設等各項工作,最大限度堵塞漏洞、消除風險,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扎實抓好防災減災各項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市領導黃朝陽、李南希,市政府秘書長余青根,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各縣(市、區)及市級有關部門負責人等參加。(綿報融媒記者 安達福)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