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雯 張琴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同時也指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和不斷涌現的創新趨勢,綿陽應不斷增強科技創新意識,以科技創新引領綿陽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為綿陽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政策體系是引領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重要基礎??萍疾康扔“l的《關于加強科技創新促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支持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的意見》,明確了支持綿陽科技城探索建立區域科技創新特區的科學路徑。市委八屆五次全會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引領,以理念創新開拓發展新思路、以科技創新搶占發展新高地、以產業創新厚植發展新優勢、以區域協同創新優化發展新格局、以體制機制創新增添發展新動力,將創新貫穿綿陽現代化建設全過程。近年來,我市堅持創新引領,大力實施科技立市戰略,出臺“科創十條”“人才十條”“金融十條”,實施“科技顧問”“科技助理”制度,這些政策制度從人才、載體、金融、服務多個維度加大科技供給,為科技創新推動綿陽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科技創新是引領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重要支撐。科技創新是綿陽的核心價值和鮮明底色。綿陽將科技創新作為立市之基,以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區為引領,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核心優勢。這對于推動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來說,正是抓住了關鍵和要害,牽住了“牛鼻子”。堅持科技創新,能夠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通過整合軍地技術、信息、設備裝置等資源要素,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的示范平臺,以國省級重點實驗室、國省級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為載體,形成一個相互支撐、上下游貫通的戰略科技力量綜合體。堅持科技創新,能夠持續優化產業創新生態系統,加強各類創新主體間的協同互動,實現多部門、多層級、多方協作的創新生態,做大做強企業創新主體,鼓勵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堅持科技創新,能夠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形成功能互補、良性互動的協作新格局。
人才資源是引領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關鍵因素。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是強化創新驅動、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根本支撐。吸引聚集一大批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是綿陽人才工作的重要目標。綿陽科技城人才發展集團的組建是高水平打造綿陽“近悅遠來”人才新生態的必要之舉;“云上大學城”“云上科技城”的實踐是打破空間限制,在全球范圍“招攬”創新資源的生花之筆。“云上兩城”已入駐中科大、哈工大、電子科大、西北工大等知名高校,已經成為助力綿陽加速匯集高端創新資源,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平臺,通過云上招引、云下落地,引育一批科技創新人才,促成一批科技成果轉化。這些舉措為推動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作者單位:綿陽市委黨史研究室)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