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石椅村吸引眾多游客
綿陽新聞網訊 5月7日中午,一場降雨不期而遇。縹緲的云霧中,石椅山上的“云朵上的山寨”若隱若現。在陳家大院,40余名游客剛品嘗完一桌羌族風情美食,紛紛拿出手機拍下一張張秀美的水墨山水畫。
這些游客是專門錯過“五一”高峰過來旅游的。來自成都的周先生之前來過石椅羌寨,這次約上幾位朋友在“五一”后第一個周末前來游玩。“沒想到,變化真的挺大,路變寬了,路面黑化后開車上來平穩舒適多了。”周先生告訴記者,一路上看到各種墻面彩繪,濃郁的羌族風情撲面而來,在綠豐園現場觀賞、品嘗綠茶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手工制茶,在陳家大院吃現推現磨的膽水豆腐,在非遺文創體驗區體驗草竹編、羌酒羌繡等民族記憶,“這里現在更漂亮了,不虛此行。”
如今,石椅村不斷改善村內道路交通條件,全面完成4.6公里村主干道黑化,硬化6.2公里農業產業道路,3公里“掛壁路”應急排危后變成了“康莊道”。升級改造后的道路拓寬到10米左右,不僅路面鋪上了瀝青,還劃出了彩色步游道,游客漫步其中,佇立觀景臺望山看水,仿佛置身天然氧吧。
村里還積極開展鄉村風貌提升行動,完成房屋文化提升和風貌改造50余處,健全垃圾收運處理體系,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人居環境更美。加快推動水利、電力、天然氣等基礎設施完善,800立方米新建蓄水設施已完成主體工程,燃氣入戶安裝有序推進,加快推進公共廁所、停車位、充電樁、消防設施等公共服務設施提檔升級,不斷提升石椅村服務水平和承載能力。
基礎設施提升了,游客增多了,也大大提升了村民發展產業的信心。民宿“爾瑪人家”老板陳艷貸款300萬元,將自家農家樂改造為現代化民宿,并增加羌繡、篝火晚會等體驗項目,“五一”期間,10個房間全部預訂一空。投入很快就能看到回報,讓陳艷動力滿滿。“夏天來了,我們還準備了茶香排骨等時令菜式。”陳艷告訴記者,“我們也在不斷嘗試將羌族、羌茶等文化元素融合到民宿服務中來,提高對游客的吸引力。”
今年“五一”假期,石椅村接待游客1.5271萬人次,旅游收入348.1788萬元,創下新高。“以石椅村片區示范建設為引領,全面推進新時代綿陽鄉村振興執行專班”相關負責人說,石椅村片區將加快塑造“連點成線、連線擴面、全域推進”的發展格局,形成“農旅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示范引領”的發展態勢,力爭通過三年努力,推動石椅村建成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范村、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國家4A級旅游景區,打造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樣板和示范,帶動石椅村片區實現年游客量突破1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0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萬元的“四個一”目標,促進北川羌族自治縣加快建成全省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縣,推動全市走出一條具有綿陽特色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諶子楷 綿報融媒記者 蔣煒 文/圖)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