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專題 > 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特別報道 > 正文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四川主題采訪活動走進綿陽 探尋綿陽高質量發展"密碼"
        发稿时间: 2023-10-20 08:42    来源: 綿陽日報

          10月19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四川主題采訪活動走進綿陽,探尋我市堅持創新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實踐、新經驗和新成績。

          采訪期間,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求是雜志、光明日報社、經濟日報社、四川日報社等中央、省級媒體記者組成的采訪團,進廠房、入車間,看生產、問創新,在一線記錄高質量發展的“綿陽實踐”。

          在高質量發展戰鼓擂響、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熱火朝天的今天,綿陽科學審視、篤定而行,提出實施科技立市、產業強市、開放活市、人才興市、生態美市“五市戰略”,著眼現代化建設的大勢,從五個維度系統聚焦綿陽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的重大問題,打出一套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

          

        中央、省級媒體記者走進科技城創新館

          綿陽之“新”

          科技創新動能澎湃

          調研點位

          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館

          “云上大學城·云上科技城”展廳

          上午9時30分,采訪團走進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館、“云上大學城·云上科技城”展廳,縱觀綿陽在科技創新上的“闖”與“試”。

          因科技而生,因創新而變。在創新館內,充分運用裸眼3D、體感手勢互動、幻影成像等現代展陳技術,全面回顧綿陽創新發展的光輝歷程和科技城建設成就,充分呈現綿陽人才智囊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全方位展示綿陽在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企業、創新平臺等方面的優秀成果,展現綿陽科技的“顯性基因”。

          穿越時光,科技創新一直是綿陽的主旋律。求是雜志綜合編輯部三組組長盛瑋在聽完介紹后感觸頗深,“綿陽科技城的發展歷史,讓人深受震撼、深受教育。這次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確確實實構成了中國科技發展、科技創新的‘脊梁’。”

          國防科研院所本身科研水平一流、科技成果眾多,但由于體制機制障礙,很多科技成果“養在深閨”,無法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在創新館內,一個個在綿科研院所的“硬核科技”產品成為采訪團“追逐”的焦點。

          如何打破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中梗阻”,讓一個個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在現場,市科技局局長李韋就給出了解答:“綿陽從創新體制機制入手,與在綿科研院所、高校、企業‘聯姻’,遴選三批次共69名懂技術、懂市場的人才擔任科技助理,進院所、進高校、進企業收集技術需求和科技成果,圍繞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新主體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等重點工作找準結合點、關聯點、切入點,著力暢通科技創新供需兩端。”

          如果說在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館,采訪團看見了豐富的科技創新資源,構筑起支撐綿陽科技立市的底座。走進“云上大學城·云上科技城”展廳,則讓大家看到綿陽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的視野。

          綿陽將眼光鎖定在全球范圍,跳出閉門轉化的“思維圈”,“跳出綿陽看綿陽、跳出四川看綿陽”,積極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創新建設“云上大學城”“云上科技城”,著力打造“買全球、賣全球”的科技創新大市場,更加便捷高效地匯集全球創新資源。

          在國家叫停高校異地辦學的背景下,2022年4月,市委、市政府部署了“云上大學城”“云上科技城”兩大抓手,通過云上招引、云下落地,引育一批科技創新人才,促成一批科技成果轉化。

          拉開建設軸,一切清晰明了。截至目前,已吸引中科大、哈工大等23所知名高校入駐,引進斯坦福大學曹笑之團隊、北京大學屠鵬飛團隊等27個頂尖創新創業團隊,成功促成多項科技成果轉化。

          走出展廳,人民日報社四川分社記者宋豪新對綿陽推進科技創新有了新體會,“綿陽自身科技的優勢,讓綿陽聚焦科技創新與科技成果同時發力,更有底氣、更有活力、更有視野。”

        華豐科技工作人員在車間操作

          綿陽之“能”

          轉出發展新動能

          調研點位

          四川華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午3時,在四川華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廳,隨著講解員陳熊佳俊手指的方向,各種應用場景的高速連接器產品進入采訪團的視線。

          成立于1958年的華豐科技,是一家光電連接器科研生產型企業。1958年引進俄標連接器生產技術,1984年引進美標連接器生產線及技術,2016年牽頭制定電源連接器IEC國際標準……華豐科技實現了從技術引進到自主創新,再到為全球提供互連系統方案的華麗轉身。

          作為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華豐科技的轉型和創新從未停步。

          2019年,開發出10Gbps高速背板連接器并實現量產,一舉打破國外頭部企業對于10Gbps及以上速率的高速背板連接器技術封鎖。2020年,華豐科技研發的56Gbps高速背板連接器產品通過客戶認證,并在終端設備中大批量使用。目前,華豐科技112Gbps高速背板連接器已完成主要客戶的產品測試,與國外領先企業的技術同步。面向新技術新應用,華豐科技研制的高速傳輸連接器模組、衛星通訊高速連接器為高速背板連接器這顆連接器行業“皇冠上的明珠”添加新的光彩。

          “新穎!”這是此行留給人民日報社四川分社記者王永戰最直觀的感受。“這是我第四次來到綿陽,每一次來都會有全新的感受和收獲。綿陽作為中國唯一科技城,科技氛圍濃厚、科技元素亮眼。華豐科技的高速連接器應用到了很多‘國之重器’上,這也是綿陽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成果體現。不僅如此,華豐科技的智能化生產,讓其產品不斷向高端化邁進,這也是綿陽企業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過程中的生動實踐和探索。”王永戰說。

          邊走、邊聽、邊記,第一時間捕捉新聞鏡頭、抓取新聞素材的同時,采訪團還就自己關心、關注的點進行了現場提問。

          “這幾年如何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如何推動產學研一體化,還將應用到哪些領域?”現場,經濟日報社記者楊然對高速連接器的應用場景,如何持續技術攻堅非常關注。

          “當前,公司的主打明星產品是P和M系列高速連接器,速率覆蓋1.25Gb/s-56Gb/s,是目前業界密度最高的高速背板連接器,已成功打破56G及以下國外廠商在高速連接器行業中的壟斷。”華豐科技副總工程師兼未來實驗室主任何洪表示,公司正全力開發更高速率的連接器產品。言語間,滿是奮起直追、搶先趕超的迫切感和使命感。

          “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堅守,才使得如今的高速連接器‘既能上天,又能入地,還能下海’。”楊然表示。

        埃克森工作人員查看機器自動運轉情況

          綿陽之“勢”

          新能源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調研點位

          埃克森新能源電池產業園

          下午3時30分許,在位于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的埃克森新能源電池產業園內,采訪團正駐足在一個藍色長方體前細致察看,大家對眼前這個神秘的“小盒子”充滿好奇。

          “‘小盒子’就像一個‘超級充電寶’,它能將電能儲存起來,當需要時,可以運用在發電側、電網側、集中式儲能電站、船舶用儲能系統等。”埃克森行政專員李杰給采訪團打了個比方,用趣味十足的比喻,一語道出了“小盒子”蘊藏的“大能量”。

          作為埃克森的首款產品,“小盒子”為一款280Ah方形磷酸鐵鋰電芯,該電芯具備長壽命、高安全、高一致性等性能特點,在充放電循環8000次后,容量依舊能保持在標準的75%以上,通用場景使用壽命長達15年以上。

          隨后,采訪團走進中試車間,機器滾軸正快速轉動,投料、攪拌、涂布、模切……身穿無塵服的工人們步伐忙碌、神情專注,緊盯著電腦上不停變動的數據,并不時查看機器自動運轉情況。此條生產線共39道工序,24小時不間斷運行,既具備高靈活性又兼顧自動化特點,能滿足大規模生產需求,目前產能達到日產2400只電芯。

          新型儲能是目前最受關注的風口熱點,能調節能源使用結構,起到調峰填谷的作用,靈活地彌補傳統能源在使用結構上的不足。如何快速切入儲能產業“新賽道”?埃克森自去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以來,“一路馳騁”。

          經濟日報社四川記者站記者劉暢用一個“快”字表達自己的直觀感受,“項目廠房建設快,生產線速度快。夏天來采訪時,這里還正在施工,沒想到短短幾個月,埃克森的生產能力就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我們抓住儲能產業趨勢,專注于高品質儲能電芯,同時更注重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埃克森綿陽基地總經理童雙龍道出了項目建設“加速度”背后的“奧秘”。據介紹,埃克森結合材料、制造、應用領域的成本優勢,不斷對現有設備、技術和工序進行改進,從制作到管理,都致力打造全球標桿智能化燈塔工廠,廠房建設還通過了“凈零碳”建筑卓越級認證,在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安全性等方面全面超越傳統電芯工廠。

          采訪團一邊仔細聆聽、一邊仔細記錄,用文字和鏡頭去觸摸綿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頭。

          “在調研中,綿陽展現出的產業制造能力和研發創新水平讓我倍感驚喜。”新華社音視頻部編輯李宗胤表示,項目發展背后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綿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從政策、人才引進等方面進行幫扶,尤其是“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也頗具亮點。

          如今,新型儲能發展呈現多元化態勢,產業廣闊前景呼之欲出。在埃克森的蓬勃發展中,屬于綿陽的百億級儲能鋰電池發展賽道正不斷拓寬。

        綿陽夜景

          綿陽之“彩”

          “詩與遠方”出色出圈

          調研點位

          越王樓

          晚上8時,采訪團登上綿陽越王樓,在移步換景中感受綿陽的歷史底蘊,觸摸當代綿陽的人文氣息。

          當采訪團一跨上東方紅大橋,在夜色與燈火掩映中,越王樓瞬間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初見越王樓,科技日報社新聞記者都芃以壯觀來表達自己對越王樓的初步印象。來到樓下,他舉起相機,從不同的角度拍攝起來,留下這座有“天下詩文第一樓”美譽的歷史文化名樓的風采。

          涼風習習中,采訪團拾階而上。進入二樓,展廳里陳列著越王樓的歷史沿革、始建者李貞的相關史料,以及與綿陽歷史相關的史料、文物復制品。隨著導游的講解,采訪團從聆聽李貞的故事開始,一起走進了一座樓與一座城市的歷史與人文中。

          據了解,越王樓始建于唐高宗顯慶年間,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八子、越王李貞擔任綿州刺史時修建的府衙。

          越王樓建成后,被歷代文人雅士稱為“唐家帝子樓”,吸引了歷代詩人前來造訪,杜甫、王勃、李商隱、陸游、楊升庵、李調元等歷代詩人都曾留下與越王樓有關的詩篇。

          越王樓于2001年開始恢復重建,2013年2月3日對外開放。重建后的越王樓主樓高99米,共15層,為唐式昂斗飛檐歇山式風格,集閣、樓、亭、殿、廊、塔于一體。一層至五層是閣、十層至十三層是樓、十五層是亭,頂端寶頂似塔,二層南北兩方向是殿,各層有外廓。

          隨著導游的講解和現場參觀,品讀與越王樓有關的詩句,采訪團近距離感知綿陽歷史。

          “好漂亮。”登上15樓,俯瞰夜色燈火下的綿陽,遙望滾滾江流,感受綿陽的城市面貌,不斷有記者發出感嘆,拿出相機,記錄這座城市的夜景。都芃說:“在越王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歷史與現代的交織。在十五樓眺望燈火下的綿陽,感受到的是科技與生活相融、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現代化都市。”

          “越王樓不愧是綿陽的歷史文化標簽。”登上越王樓,新華社音視頻部編輯李宗胤說,越王樓自唐代修建以來,在歲月的長河中幾經興廢。夜晚所見的越王樓氣勢恢宏、高大,承載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越王樓的前世今生,代表著中華文化的代代傳承,一直到當代綿延不絕、生生不息。通過這座樓去看這座城市,感受到的是“傳統與創新的交匯”、具有未來感的魅力之城。(綿報融媒記者 郭若雪 曾晨 謝艷 張登軍/文 陳冬冬/圖)

              編輯:郭成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高h纯肉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片|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中文字幕| 熟妇人妻系列aⅴ无码专区友真希|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你懂的|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中文|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水卜樱|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视频| 国产午夜无码片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中文|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