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2條措施再加碼
綿陽“消費馬車”動力十足
措施五個方面
◆消費馬車再發力
◆對外開放再提質
◆為企紓困更用心
◆產業夯基更牢固
◆要素保障更到位
為深入貫徹中央、省、市重要會議精神,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在綿陽率先實施,更多項目、資金落地綿陽,持續釋放政策紅利,近日,市商務局印發《綿陽市商務局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22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明確5個方面的22項具體任務舉措。
全力以赴拼經濟,千方百計穩大盤。《措施》有哪些創新舉措?如何落地落實?近日,記者采訪了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對此進行解讀。
揚鞭驅動“消費馬車” 對外開放提質
消費對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當前,“互聯網+”的蓬勃興起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理念、消費方式、消費模式。文化、旅游、體育等已成為消費熱點,定制消費、網絡消費等是消費的新增長點。
如何讓這些熱點更熱、亮點更亮?《措施》這樣做——
落實一個政策,即促進消費13條;聚焦3個大宗商品消費,即汽車、家電、餐飲;開展3項品牌建設行動,即綿品出川、品牌七進戰略、綿品甄選云上館;做好2個統籌,即線上和線下、農村和城市。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補齊政策短板、培育產業鏈條、統籌消費渠道、創新消費場景、舉辦各類促銷活動等,是《措施》指出的強而有力的促消費舉措。”
開放創新對經濟發展具有引領性作用。《措施》明確提升開放平臺、暢通開放通道、發展外貿新業態、開拓國際市場、強化區域協同5項舉措,并指出要從平臺、通道以及業態3個方面進行能級提升,優化平臺管理機制。
當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接軌,綿陽如何應對?該負責人表示:“我們將加大貨源調配力度,促進雙向貿易,以積極的態度與中外專業公司友好合作。”
夯實鞏固“產業基礎” 產業融合先行
“若干措施的出臺是政府促消費、促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推動本市消費及行業高質量服務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機遇。”該負責人介紹。
強化規劃落地、加速產業融合、做大特色產業、加強項目招引這4項舉措是《措施》為了鞏固本市產業基礎、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的應對之舉。
規劃先行,是產業生存發展的基本之功。項目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規劃走。拉長產業鏈條,堅持招引與培育“兩條腿走路”,才能不斷延展豐富產業之基。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出現,產業融合成為各行各業需要解決的命題。《措施》鼓勵服務業企業運用新技術創新商業模式,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結合綿陽米粉、香臘、肥腸3個百億產業發展現狀,該負責人認為:“特色產業的發展要實現新跨越,更離不開產業鏈的融合發展。”
真心實意“為企紓困” 強化要素保障
拼經濟、搞建設,必須重視培育更加活躍和更有創造力的市場主體。
在落實服務業領域助企紓困政策的基礎上,《措施》兼顧龍頭企業、中小微企業和服務業規上企業、限上商貿流通企業、外貿企業,從硬的舉措培育和軟的環境包容發展兩個方面,確定了加大助企力度和包容審慎監管2項舉措。
此外,為了讓商務系統更有力支撐全市經濟發展大盤,《措施》從強化統籌協調、加大爭取力度、加強隊伍建設等3個方面強化要素保障,確保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措施》出臺,有利于鞏固促消費良好態勢,持續拓寬綿陽開放的大門,繼續強化市場主體培育和產業發展,有利于商務隊伍增強洞察力、緊迫感、責任感、危機感、使命感。”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市商務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和縣市區抓好文件落實和政策落地,推動商務工作再上新臺階。(綿報融媒記者 趙燁 杜亞菲)
?
編輯:郭成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