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立標牌、設卡口、專人盯、密巡查……我市各地河道安全監管動真格——
聽招呼別下水 莫拿生命當兒戲
持續的高溫天氣,讓小河溝成了許多人避暑休閑的首選。然而,由于目前正值汛期,容易引發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看似“平靜”的小河溝卻暗藏危險。
近日,四川省防辦印發《關于深刻汲取教訓扎實做好局地短時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緊急排查轄區內易發多發險情的涉水景區以及灘涂、峽谷等野外風景區域,組織多部門聯合開展動態巡護,落實專人在重要點位盯守巡查,做好警示提示,極端天氣情況下嚴禁任何戶外探險、涉水活動,及時勸阻山間溪谷、淺灘水域內野游、露營等行為,堅決確保人員安全。綿陽的落實情況如何?連日來,記者前往安州、北川、江油、鹽亭等地進行了實地采訪。
安州桑棗鎮齊黃溝>>>
安全提醒隨處可見仍擋不住下河戲水熱情
15日下午,記者來到安州區桑棗鎮齊黃溝(蝴蝶谷),河道沿途都設有“水深危險、禁止游泳、禁止玩水”等標牌,但仍擋不住市民下河戲水。在一處積水區,游泳的,踩水的,用食的……記者粗略數了一下,下河戲水的人就有三四十人之多,其中不少都是小孩。
“沒得辦法,喊也喊不走。我們就只能在這里守著,提醒他們一定要注意小孩子,并且堅決不允許在河道搭帳篷、弄燒烤這些。”手持喇叭,正在現場值守的安州區桑棗鎮黃羊村村干部胡安云告訴記者,齊黃溝的水來自于上游的多條支溝,承擔著泄洪的功能,為了確保安全,他們一共安排了22名山洪責任人,密切關注每一條支溝的情況,一旦遇到下雨或者漲水,將第一時間按程序予以上報。與此同時,在大家經常去的4個戲水點位也分別安排了人員,從8時到17時全時段進行勸阻和值守。
北川擂鼓鎮蘇保溝>>>
必經路上設置卡點下河道路被物理隔斷
北川擂鼓鎮境內的蘇保溝和五星溝,是很多人青睞的玩水之地。采訪中,記者駕車前往蘇保溝,剛剛走到一處路口就被一名工作人員攔了下來。“不能進去耍,請回去!”表明身份被允許進入后,記者沿著河溝走了一段,發現沿線都設置有警示標牌,一些進入河道的道路被隔斷,河道內并無戲水群眾。
“我們設置了卡口,對游客進行勸返,除了設置標識標牌,還對12處可以通往河道的道路進行了物理隔離。同時,由鎮村社三級干部形成的巡查隊,加強對河溝的巡查力度。”擂鼓鎮副鎮長劉洋銘告訴記者,他們依托全縣建立的聯防聯控機制,根據縣氣象部門發布的雨情,各鄉鎮之間密切配合,制定應急預案,一旦有山洪等問題,各村會立即響應,采用電話、上門、拉響警報器、廣播、敲鑼等方式有序進行轉移。隨后,根據劉洋銘出示的緊急預案等臺賬,記者隨機撥打了一位責任人電話,很快便接通。
江油大康鎮白鶴大峽谷>>>
禁止游玩人員車輛入內上游設立雨情監測點
此前,記者在某社交平臺上看見一段視頻,在進入江油大康鎮白鶴大峽谷的路口設置有一處卡口,但因為無人值守,很多車輛擅自將檔桿抬起后進入。那如今是什么情況?16日上午,記者來到這里,遠遠就看見卡口處坐著兩位男子,卡口一側的河道旁,豎立著交通管制通告以及禁止下河的提示牌(如圖)等。“除了住在這里面的住家戶,其他車輛和人都不能進去了。”一位值守人員告訴記者,從上周日(14日)開始,這里就禁止游客進入。隨后,記者驅車轉了一圈,的確沒有發現河道有人的情況。
“從鎮上來說,我們主要是通過巡、勸等方式盡力在進行管控。”大康鎮副鎮長朱學告訴記者,在加大管控的情況下,他們也制定了詳細的聯防聯控機制,尤其是對峽谷上游所在地的雨情展開密切關注,“我們設立了雨情監測點,由各個村隊長、書記作為一把手,有預警提前問,有下雨主動報,確保消息的及時溝通。”
鹽亭高渠鎮章邦河灘>>>
分頭勸導把好關口按下網紅打卡地“暫停鍵”
梓江進入鹽亭縣章邦村,形成一大片開闊的淺灘。采訪中,記者在章邦河灘看到,高渠鎮以及章邦村的黨員志愿者正在現場分頭勸導在河灘戲水、玩耍的游客。
據了解,為了確保安全,鹽亭縣作出了緊急暫停章邦河灘開放的決定,暫停開放時間內,禁止人員(車輛)進入章邦河灘露營、游樂,進入梓江河道游泳、戲水;禁止商戶進入河灘開展經營性活動等。“主汛期間,章邦河灘的日常封閉管制工作由章邦村、白石埡村負責,并及時制作安裝相應警示、提醒標牌。”鹽亭縣相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還安排巡邏隊伍加強巡邏巡查,及時勸離進入河灘、河道的人員。對拒不配合者報派出所依法處置。同時,為了更好執行防洪度汛相關規定,高渠鎮和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建立了工作聯動機制,對工作中遇到的不聽勸阻或達到處罰標準的,將由相關部門依法進行嚴肅處理。鹽亭縣應急、水利、漁政、文旅部門加強各自領域工作監督指導,落實相應工作措施。
記者手記>>>
烈日炎炎,不少人都喜歡到水邊去逛一逛、玩一玩,降降暑。但很多河道并非正規景點,看起來景色優美,卻很可能暗藏危險。如何杜絕河道悲劇上演?這需要多方面努力。首先,對游客來講,要自覺遵守相關規定和提示,做好自我安全防護,要知道警示標牌也是生命的安全
標牌。而當地部門,對安全意外事故可能高發的地方要有預判和預案,要有鮮明態度和執行力度,有危險的地方就該一律加以禁止,規定不能下水就一個都別放行,對于視而不見,不聽勸阻,仍執意下河戲水的,更需要采取一些強硬的處罰手段予以杜絕。
(綿報融媒記者 鄧勇 劉晏男 陳元松 文/圖)
編輯:譚鵬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