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本是豬肉消費的淡季,連日來,豬肉市場價格卻悄然上漲。對于豬肉價格淡季不降反漲,相關部門怎么看?下一步走勢會怎樣?目前,我市生豬市場又是什么情況?7月18日,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綿陽市農業農村局和市發改委相關人員。
□綿報融媒記者 鄧勇
觀點
屬于市場調節價格上漲是正常波動
“目前的價格波動屬于市場自我調節,是正常波動。”對于豬肉價格持續上漲,綿陽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表示,自6月以來,全國各地豬肉的總體價格都處在上漲期,綿陽價格與全國走勢保持一致。
據了解,目前,我市生豬產品銷售方式是現貨交易為主、線上交易為補充;銷售渠道為銷售給定點屠宰場、販運經紀人,再經屠宰加工成常溫鮮肉、冷鮮肉、肉制品等銷售給消費者。“從去年上半年到今年5月,受生豬市場價格低迷及飼料價格大幅上漲的雙重影響,生豬銷售價格遠低于成本價,全市養殖戶深度虧損。”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本次漲價風潮出現后,經國家相關部門宏觀調控,目前的價格已經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趨勢,“據我們了解,目前綿陽生豬的價格在22元/公斤左右,在全國范圍內屬于偏低的,養殖方的利潤也處于每公斤2塊多的合理區間。”
走勢
上漲空間有限但也不會急速下跌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2021年6月達到4564萬頭,此后產能一路走低,2022年5月已減至4192萬頭,高于國家調控的3700-4100萬頭區間上限。也就是說,生豬養殖行業產能仍存在進一步去化的可能性,豬價上漲區間有限。
“我市是國家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全國商品仔豬外銷基地和西南種豬繁育基地,生豬產業已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的優勢支柱產業。”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2021年全市生豬出欄361.98萬頭,生豬存欄253.36萬頭,豬肉產量26.13萬噸,豬肉產量占全市肉類總產量的65%以上,全市已建成生豬標準化規模產能450萬頭左右,生豬產能超過正常年份的水平。
“后續肉價持續上漲的空間比較有限,但也不會急速下跌。”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農業農村部和省農業農村廳的形勢分析來看,當前生豬生產形勢總體穩中向好,生豬存出欄量保持穩定,能繁母豬產能處于正常合理區域,生豬養殖扭虧為盈。受部分養殖場戶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等因素疊加影響,6月底和7月初生豬價格上漲幅度較大,近期震蕩趨穩。由于能繁母豬產能充足,后期不具備持續大幅上漲的基礎條件,因此,下半年豬肉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空間和基礎。
措施
健全產能調控做好豬肉保供穩價
據了解,在持續推動生豬產業健康發展方面,我市一直著力建立健全生豬產能調控機制,先后出臺了《綿陽市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綿陽市促進生豬穩產保價工作實施方案》,確定了全市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25萬頭、最低保有量22.5萬頭的目標任務。我市還建立了國家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68個,省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355個,入選數量居全省第一,同時嚴格抓好高溫高濕天氣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以穩固的基礎生產能力,有效防止生豬產能大幅波動。
針對近期生豬價格出現過快上漲的現象,國家發展改革委接連出手給市場“降溫”。7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組織召開會議,要求大型養殖企業帶頭保持正常出欄節奏、順勢出欄適重育肥生豬,不盲目壓欄,提醒企業不得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不得串通漲價;明確表示將適時采取儲備調節、供需調節等有效措施,防范生豬價格過快上漲,并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懲處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正常市場秩序,促進行業長期健康發展。7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研究啟動投放中央豬肉儲備,并指導地方適時聯動投放儲備,形成調控合力,防范生豬價格過快上漲。
“接下來,隨著國家層面相關舉措的實施,我們也會密切關注每日價格情況,全方位做好豬肉保供穩價。”綿陽市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