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日前,涪城區吳家鎮長福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童享陽光快樂成長營”系列復興少年宮活動,活動以關心關愛留守兒童為主題,吸引了轄區30余名留守兒童參與其中。
在活動中,吳家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小桔燈-光暖童心志愿服務隊”和5名大學生志愿者通過團隊分組、旋轉擊掌、抱團游戲、設計安全巢等別出心裁的趣味游戲項目,逐漸敞開心扉,勇敢舉手,大膽表達,爭做表率。“這個活動太有趣了,也很有意義,我還認識了新朋友,謝謝哥哥姐姐們,我覺得非常開心!”留守兒童李鈺婷言語中透露出對活動的喜愛。
在綿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成為志愿服務常態化開展的重要陣地。我市以縣域為整體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以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為單位,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以資源整合為抓手,著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接地氣有活力可持續。
比如在游仙區,以文明實踐中心、融媒體中心、應急指揮中心和網格員管理平臺為依托,搭建“游仙文明實踐云”,設置了好好學習、八傳八講、志愿招募等六大板塊,全天候滿足群眾的需求。這是我市著眼群眾參與,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接地氣聚人氣的關鍵一招,通過信息化網格化的方式調動全社會資源,讓陣地間“共建共享、互融互通”,激發文明實踐“新動能”。
堅持“面向基層、服務群眾”,找準文明實踐“發力點”。綿陽各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充分發揮地方特色建立專業隊伍,針對群眾實際需要,實現中心、所、站每年有計劃、每季有主題、每月有重點、每周有活動,并突出主題特色,打造“一站一品牌、一所一特色”。
如何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質增效?目前,全市已建成文明實踐中心12個、文明實踐所166個、文明實踐站2069個。我市將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提質攻堅行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所有縣(市、區)、園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全覆蓋目標。
“我市還將進一步建立健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日常管理、聯席會議、調研指導、政策保障等運行機制,從而聚焦‘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五大任務抓落實。”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通過開展全市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拉練比拼,賽亮點、拼思路、比實績,從而打造一批文明實踐示范所(站),組織開展拉練比拼,總結推廣一批典型工作案例,發展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綿報融媒記者 郭若雪)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