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4月3日,“成長有我·愛心陪伴”希望之光教育助殘活動啟動。170余名在綿高校志愿者將積極發揮資源優勢和專業特長,開展特色志愿服務和寓教于樂式教育活動,以實際行動關心關愛殘疾兒童成長。
“在上次寒假班,孩子說在這里能夠交到朋友,還能通過游戲等方式學習到新知識,作為家長我們真的很感激。”啟動儀式上,殘疾兒童廷廷母親的一席話,讓在座的殘疾人家庭代表內心充滿了欣喜。
據介紹,此次助殘活動采用“五社聯動”的方式,引進社會資源,為受助對象提供更有利的學習環境。前期,已針對涪城區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家庭子女和殘疾學生進行了走訪調查,志愿者經過崗前培訓,將走進殘疾家庭子女和殘疾學生中,根據受助兒童情況量身定制“課程表”,在教育陪伴、身心成長的管理上下功夫。
來自四川幼兒高等專科學校的大二學生許懷波第一次作為志愿者參與到活動中,“此前我們專門學習了手語,我希望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用情用心地與孩子們相伴成長。”
市殘聯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促進殘疾家庭子女和殘疾兒童健康成長,目前涪城區積極探索啟動“成長有我·愛心陪伴”希望之光教育助殘活動,彌補殘疾兒童學習、成長中的文化及陪伴的缺失,引導其消除標簽意識和自卑感,活動將大大提升殘疾兒童及殘疾人家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下一步,將進一步總結提煉涪城的經驗做法,并在全市推廣。(綿報融媒記者 郭若雪)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