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近年來,市委黨校聚焦中央省市重大決策部署和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組織專兼職教師利用每年寒暑假進機關、訪企業、下基層、入農戶開展“聽音問政訪民情、教研咨詢齊促進”集中蹲點調研,真正做到了“課題從實踐中來,答案到一線去找”,有效推動了教研咨的良性循環和一體化融合發展,切實筑牢了“用學術講政治”的厚實基礎。
2022年,市委黨校認真踐行“一線工作法”,組織專兼職教師充分利用假期開展好來年課題調研的基礎上,又集中利用春季學期主體班因疫情原因推遲在即的這一特殊時段,在開展好新(老)專題試講、準備好課程的同時,由校領導帶隊,組織經濟學、黨史黨建、公共管理、法學4個教研室和市情研究咨詢室共28位專兼職教師,聚焦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專題,走訪了市發改、經信、生態環境等市級部門,游仙區民政、工信、安州區法院、司法等區級部門,鹽亭縣巨龍鎮、江油市戰旗鎮、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梓潼縣長卿鎮等鎮(村),以及九州集團等企業深入了解綿陽科技城建設、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與綠色低碳產業發展、鄉村振興與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基層治理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和推進情況。截至目前,共走訪座談120余人次,收集文件資料和典型材料20余篇,聽取基層問題意見建議30余條,形成專題調研報告4篇。
多次參與蹲點調研的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室副主任楊艷認為,此次調研點多面廣,調研內容豐富,資料收集齊全,大家收獲頗豐,為教師們開發新課題或豐富老課題提供了新素材、新觀念、新見解。第一次參與蹲點調研的市委黨校青年教師李慧認為,這種集中調研形式非常好,此次深入細致的調研幫助他們全面掌握了許多關系綿陽發展的第一手資料,感受了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綿陽發展各方面工作的最直接的看法、最真實的想法,為開發新專題、申報新課題、撰寫資政建議帶來非常多的啟發。市委黨校副校(院)長王仕軍說,黨校教師要胸懷“國之大者”,心念“民之小事”,自覺主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了解第一手情況、收集第一手資料,真正做到所見、所思、所寫、所講皆有實據,把論文寫在實踐的廣闊空間中,把咨政工作做到經濟社會發展主戰線上,把調研成果形象地展示在課堂上。
今后,市委黨校將大力踐行“一線工作法”,進一步推動教師蹲點調研的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強化成果運用和轉化,努力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價值的咨政建議,努力打造一批有深度、有啟發的精品課程,努力申報一批有份量、有高度的省部級課題。據統計,市委黨校2022年組織申報國家社科基金課題3個,其中1個已通過省專家盲評;省社科基金課題1個;省委黨校“市州重大課題”2個、調研課題19個;市社科規劃課題21個;開展咨政課題3個;開發新專題課程10個。目前,正在積極開展省委黨校3個重大、市級相關部門2個重點委托課題調查研究工作。(冉志華)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