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李欣憶 王成棟 王眉靈 張彧希 張明海 史曉露 文露敏 吳夢琳 祖明遠 杜杰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緊緊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四川現代化建設這條主線,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明確提出,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總牽引,以“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為總抓手,推動四川現代化建設。
“明確了路徑,指明了方向。”省委全會精神在全省黨員干部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進一步深化認識,精準把握總牽引和總抓手,一步一個腳印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突出“總牽引”,
推動國家戰略實施全面提速、整體成勢
省委全會明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事關全局的戰略性工程,黨的二十大將其列為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必須作為四川現代化建設的總牽引,加強與重慶方面全方位協作。
“總牽引就是‘牛鼻子’,必須要綜合施策,強化推進。”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鄭備說,接下來,四川將強化政策措施,建強動能更充沛的成都都市圈,將成都的極核功能拓展至成德眉資,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著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同時,全面做強支撐更有力的次級增長極,著力提升區域發展帶動力。在此基礎上,通過先富帶動后富、先發帶動后發,著力推動欠發達地區跨越發展,著力形成全域協同聯動新格局,確保全省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縮小發展差距、共同推進現代化建設。
“全會強調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總牽引,這給我們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高地以更大的信心。”綿陽科技城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申澤表示,作為省級新區之一,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一直是新區的奮斗方向,未來將結合產業發展所需,不斷推動科技協同創新工作深入,以超常的舉措,落實總牽引的部署,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高地。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提速、整體成勢,重大項目建設意義重大。
12月1日,雖然寒潮來襲,但成達萬高鐵建設一線熱火朝天。在川渝交界處,光明隧道開始進洞施工,進入實質施工階段。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標志性工程之一,成達萬高鐵自今年9月30日全線開工以來,建設進度條不斷刷新。成蘭鐵路公司成達萬高鐵達州指揮部指揮長何萬發說,目前8000余人正奮戰在成達萬高鐵16個標段,力爭完成全年90億元投資目標,“我們將全力推進建設任務,緊盯重難點工程,加大監控監管,保證高質量快速建成成達萬高鐵,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進四川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川渝攜手打造裝備制造等萬億級產業集群,讓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軍深感使命在肩。“我們將落實全會精神,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持續推動綠色轉型,持續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建設,更好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在新的征程上奮力譜寫四川發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王軍說。
川渝共建巴蜀文化走廊,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戴允康認為,要放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總牽引的思路之下來布局,推動巴蜀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明年重點工作中,計劃圍繞“補短板、提品質、渡難關”,進一步推進川渝文化旅游改革創新、巴蜀文化保護傳承、文旅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共塑區域品牌形象等任務,包括川渝協同打造嘉陵江旅游風景道,發揮巴蜀文化旅游推廣聯盟實效,共推魅力都市、熊貓故鄉、壯美三峽、石窟藝術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持續提升巴蜀文旅影響力。
抓住“總抓手”,
統攬四川現代化建設全局
省委全會聚焦四川現代化建設的突出問題和核心任務,提出將“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作為總抓手,這在會內外引發強烈關注。
“全會創新性提出總抓手,強調要堅持工業興省,大力實施制造強省戰略,以工業為主擎建設具有四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經濟和信息化廳機關黨委書記周海琦說,全省工業系統為之振奮,大家將堅持問題導向,著眼于解決我省工業發展不充分、不協調、不可持續、產業結構不優等深層次問題,廣泛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和力量,形成全省上下大抓工業、拼經濟、搞建設的強大合力。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住建廳廳長田文說,四川將從推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實施城市更新和新型城市建設工程、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等三個方面來發力。其中,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為代表的城市更新行動中,四川“十四五”期間將改造老舊小區250萬戶、增設電梯3萬部。
“農業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的支撐和基礎。”省委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楊秀彬表示,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將守牢建好天府良田,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力爭到2027年糧食產量提高到730億斤以上;樹立踐行大食物觀,做大做強做優“川字號”特色產業,抓好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產業集群建設;提升農業綜合效益,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城鄉融合尤其要注重推動城鄉產業深度融合,發揮產業園區帶動城市資本、技術、人才向農村流動的作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巴中市南江縣東榆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岳釗表示,他們將借力浙川東西部協作(東陽—南江)健康食品產業園在園區落地,繼續招引一批優質農產品加工企業,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模式,加強農產品物流網絡和冷鏈物流建設,為城鄉產業融合提供更大平臺、更強活力、更大市場。
“‘五區共興’是我們加快追趕、跨越發展的關鍵牽引和重要機遇。”在阿壩州發展和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李峰看來,下一步將縱深推進與省內市州在鄉村振興、清潔能源、文旅融合、產業發展、生態保護、教育醫療等全方位合作,加快培育高原特色農牧業、生態工業、現代服務業產業新體系,協同推進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縣域差異化發展,在縮小地區差距中努力補齊發展短板,與全省同步實現現代化。
編輯:譚鵬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