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綿陽分行在2022年綿陽市支付結算業務女職工技能競賽中獲佳績
從疫情防控,到復工復產,再到“六穩”“六保”,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橋梁和紐帶,金融業與整體經濟同頻共振。在疫情及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多重壓力下,金融業既肩負輸血實體經濟、穩就業保民生的使命,又扛起防風險、降不良、提規范的嚴監管要求。
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我市金融業進入變革期,追求高質量發展成為新的常態。各金融機構更是勤修“內功”,穩進提質增效,邁入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工商銀行綿陽分行開展員工培訓和考核
1新思路 以服務促黨建 以黨建促發展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對金融業來說,即是將金融服務與黨建相融合,做到以服務促黨建、以黨建促發展。
我市直轄縣(市、區)、園區及直屬機關黨組織20余個,共有基層黨組織上萬個,黨員30余萬人。2021年以來,工商銀行綿陽分行緊緊抓住市委組織部建設“綿州先鋒”APP契機,獨家參與共建黨建云平臺,有效運用線上POS、聚合支付等互聯網支付技術,實現G端市委組織部、B端黨費專戶和基層黨組織、C端黨員的精準聯動營銷,既進一步密切了與市委及各縣(市、區)委的務實合作,又促進了對公拓戶、個人拓戶、黨費歸集、產品滲透、附加服務等的一體化和全覆蓋,成為同業獨家共建黨建云平臺和黨員繳費服務銀行。
圍繞“綿州先鋒”智慧黨建平臺共建共享,該行一方面利用“互聯網+政務”著力解決黨員管理和黨費解繳智能化、移動化、集約化服務問題,有效滿足全市黨員區域不同、單位不同、層級不同、渠道不同的線上繳費需求,運用聚富通服務各級黨委和黨支部,實現GBC三端貫通,促成“綿州先鋒”智慧黨建平臺的升級運營。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我市金融機構不斷開拓“新思路”。
近年來,樂山市商業銀行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在引進“泰隆模式”的大背景下,將“黨建+金融”合作作為重點突出方向,推出了樂易貸、樂稅貸、采購貸等親民、惠民產品,邁出了黨建服務與金融服務轉型的關鍵一步。今年6月,樂山商行綿陽分行與蘆溪鎮水磨河村共建的“黨建+金融”基地正式掛牌運行,推動信貸業務合作的同時,配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金融知識進鄉村宣傳等活動,在支持地方實體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今年1至7月,該行共向水磨河村麥冬種植戶發放貸款39筆,信貸金額達到1591萬元,緩解了其在麥冬生產和經營中的困難。
農業銀行綿陽分行更是充分發揮黨建工作影響人、帶動人、激勵人的作用,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帶出一支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的干部隊伍,以高質量黨建帶動高質量發展。截至7月末,該行工業貸款余額135.58億元,較年初增長30.19億元;服務業貸款余額157.97億元,較年初增長14.81億元;科創企業貸款余額63.38億元,較年初凈增13.67億元;監管口徑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1.3億元,年增長12.3億元。今年1-8月,該行累計獲批重點項目31個,金額超140億元,投放額57.64億元。
興業銀行綿陽分行在網點為廣大戶外勞動者提供惠民服務
2新視野 拓寬服務渠道 插上科技翅膀
作為人民幣國際化“高速公路”,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系統)是我國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之一。今年1月,交通銀行綿陽分行成功為長虹集團下屬的境外資金管理中心——長虹(香港)貿易有限公司接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系統),并完成首單業務辦理。香港長虹接入CIPS系統標志著長虹集團正式開啟CIPS系統跨境人民幣匯款業務,成為全國首家接入CIPS系統的大型企業集團境外資金管理中心。
在國家大力推行“本幣優先”的背景下,長虹CIPS的成功上線,實現了長虹集團人民幣跨境支付直通式處理,足不出戶即可完成跨國公司資金池內人民幣資金收付款業務,企業支付效率提高,結算成本降低,有力支持了長虹集團人民幣跨境支付,積極踐行人民幣國際化戰略。
天下之事,非新無以為進。今年5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于支持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開展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的通知》。為搶占先機,在國家外匯管理局綿陽市中心支局的全力指導支持下,綿陽市商業銀行積極行動主動對接,為企業量身定制“跨境融資+科創貸”融資方案。一方面,支持、便利企業從境外關聯企業獲得200萬美元的跨境融資資金,另一方面,及時為企業提供500萬元人民幣的短期信用貸款,通過“本外幣政策聯動、境內外融資匯聚”的方式,助力企業持續創新發展。
該企業是1家高新技術企業及四川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主要從事光電顯示薄膜、OLED顯示屏材、FPCB相關材料的生產及模切加工,當前因生產經營擴大發展面臨較大資金需求,本次業務成為綿陽市首筆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業務。該業務不僅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還快速高效地打通了境內外兩個市場融資通道,切實落實了“金融23條”助企紓困的要求。
郵儲銀行綿陽市分行今年更是特別開展2022年“助企紓困溫暖郵我”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活動,結合銀保監“服務企業活動月”活動,深入產業園區、產業集群,廣泛開展政策解讀、講解等活動,提高金融服務政策覆蓋面。
除了進一步拓寬金融服務渠道,深植科技城沃土的金融機構更以數智化改革為引領,不斷以科技驅動金融發展。
2022年9月,綿陽農商行作為唯一一家銀行機構入駐中國(綿陽)科技城科創基金小鎮,未來依托科創基金小鎮這個平臺優勢,將更有力地發揮金融助力企業發展和招商引資的雙重作用,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金融動力。
今年一季度,中國銀行綿陽分行作為全省二級分行唯一一家被中國銀行總行批復納入全行科技金融試點授信區域。中國銀行總行出臺相關授信政策,試點區域享有在充分考慮科技型企業發展階段與科技金融業務特點的基礎上,創新優化試點業務的發起、審批、貸后等各個環節,在貸款規模、審批時效、貸款利率方面給予最大程度的傾斜與優惠。
建設銀行綿陽分行實施科技興行,以數字新生態驅動高質量發展,并細化出臺治行方略若干措施,努力構建高質量發展示范行和數字新生態引領行。
長城華西銀行總行領導一行來綿調研
3新舉措 延伸服務觸角 助力鄉村振興
在鄉村振興浪潮中,農村金融改革和發展迎來新的重要節點。對于金融機構來說,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既是解決農村金融供需失衡的現實需要,也是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農村金融基礎設施薄弱,金融服務精準觸達受限。為此,工商銀行綿陽分行積極發揮國有大行擔當,加速延伸服務觸角,持續加快農村地區金融服務點建設,并積極支持數字鄉村建設,通過工商銀行“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臺”“興農通”App,拓寬服務渠道,使該行金融產品和優質服務直達村頭巷尾,讓村民盡享便捷金融服務。
在觀義鎮便民服務中心,梓潼農商銀行建成全市首家“政務+金融”農村綜合金融服務站,截至目前,累計建設農綜站85個,便民金融服務點198個。依托網點優勢,該行設置了稅務便民服務網點、工商登記注冊便民服務點、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點、社(社保)銀(銀行)一體化服務網點,實現政務服務、金融服務資源共建共享、系統互聯互通,有效提升人民群眾金融服務、政務服務的可得性和獲得感,助力鄉村振興。
農戶基礎數據相對缺乏,適配融資產品供給有限。為此,農發行綿陽市分行緊貼地方黨政發展戰略,聚焦“六大領域”,實現政策性信貸資金與鄉村振興需求精準對接。圍繞“共同富裕”,創新融資模式,不斷做強“農地銀行”品牌,通過支持土地托管,有效解決“土地撂荒”“誰來種地”等問題,積極破解農村融資難題。
“十四五”以來,該行已投放貸款189億元支持綿陽鄉村振興。同時,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累計放貸款74億元支持扶貧項目31個,帶動和服務貧困人口9.94萬人。
4新方法 安全夯實發展 發展保障安全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除了帶動增效,我市金融機構還不斷提升全面風險管控水平,發揮對區域金融穩定的“壓艙石”作用。
近年來,綿陽市商業銀行始終堅持把加強內部管理作為重要抓手,不斷加強全行的制度和流程化建設,強化員工學習培訓和服務質效提升,持續提升全行規范化、科學化管理水平,切實加強內部控制,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得到增強。為了提升各層面運營質效,真正打造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精品銀行,該行實施管理流程再造工程,探索構建扁平化、專業化的組織架構,實行重點業務、風險管控、審計監督的垂直管理模式,提高管理和運營的專業化水平。積極探索輕資本運營模式,績效考核更加向安全、質量、效益傾斜。加快智能機具、線上渠道、人工服務的融合與聯動,全渠道、全方位觸點捕捉客戶需求,構建線下獲客、線上引流、雙軌服務的復合型服務模式。加強總分支行之間的有機協同和前、中、后臺的聯防聯控,搭建內控合規系統,將關鍵風險的識別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從人工轉移到系統,實現嵌入式、流程化的風險控制,全行運營質效和風控能力不斷提升。
理財產品凈值化以來,銀行代理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品種日益豐富,其中含權益類投資的理財產品增多,此類產品受目前資本市場影響較大,出現本金虧損的情況亦會出現,對銀行傳統理財投資者的沖擊較大,面對新情況,興業銀行綿陽分行積極面對,主動作為,通過合規銷售、售后跟蹤、重點服務的服務“三部曲”,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
平安銀行綿陽分行圍繞總行“建設卓越的零售銀行”總體戰略,堅持合規經營,堅持“科技引領、零售轉型、對公做精”以及“科技+金融”的總體思路,始終秉承“對外以客戶為中心,對內以人為本”的宗旨,針對復雜的經濟形勢,該行通過進一步把控風險資產質量,嚴格執行貸前、貸中、貸后工作流程,推動各項業務健康穩健發展。
在面臨疫情疊加經濟下行雙重壓力的大環境下,長城華西銀行綿陽分行始終秉持內控優先的經營理念,通過“常抓制度建設、嚴抓合規教育、緊抓風險化解、狠抓重點專項工作”四個抓手,為風控賦能加力,確保健康、穩健運行。
5新面貌 惠民便民利民 提升服務體驗
走進遂寧銀行綿陽分行營業部大廳內,處處可見特色服務設施:自助填單機、智能柜員機、便民箱、意見簿等一應俱全。大廳還配備老花鏡、計算器、點鈔機、雨傘、醫用急救箱、便攜垃圾桶、手機充電器等設備,以更好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在這里,客戶在等候時也很自在,各個柜臺和等候區放置了糖果盤、廳堂還有飲水機、雜志、報紙;網點門口墻面上也有無線WIFI、業務高峰時段溫馨提示等提示語;添加了征信服務示范區,讓客戶便捷查詢征信;特別設置的兒童樂園更是每日人員爆滿,充滿著歡聲笑語,孩子們玩累了也可在兒童讀物區充盈知識、提高財商。
四川天府銀行綿陽分行與涪城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共建的涪城區首家銀政合作“不動產中心便民服務點”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揭牌運行,截至2022年8月末,已為客戶辦理抵押登記300余筆。四川天府銀行綿陽分行勇于創新,通過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不動產登記機構與金融部門合作,簡化業務流程、縮短辦事時限,真正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效果,至少為客戶節約業務受理時間3-4天。
基于“興公益”惠民驛站品牌,興業銀行綿陽分行在網點開展“暖心服務”“適老助殘”“鄰里伙伴”等主題服務,該行的營業網點均配備空調、休息座椅、飲水設施、手機充電、點驗鈔機、老花鏡等生活服務資源,為廣大戶外勞動者提供“喝口水”“充充電”“歇歇腳”等惠民服務。
近年來,在銀行智能化轉型背景下,傳統柜臺逐步被智能設備替代,數字化、線上化的科技金融得到廣泛應用,給人們帶來便捷服務的同時,也讓一些老年人犯了難。為此,我市各金融機構紛紛發力,加強適老化服務。
營業網點有愛心專座、專職宣傳員,手機銀行字體大、會說話,行動不便有“特事特辦”上門服務……各大金融機構通過科技賦能,向縱深推進消費者權益保護數字化金融教育宣傳,構建宣教矩陣,融入百姓生活多場景,幫助老年人跨越鴻溝,搭上“數字快車”,讓城市更有溫度。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綿陽金融業站在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的路口,必將再接再厲,穩進提質,接續創造新的輝煌成績。(綿報融媒記者 唐甜)
編輯:郭成 校對:譚鵬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