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牢安全發展理念 壓實安全生產責任
為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屏障
——第20個全國“安全生產月”寄語
元 方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牢安全發展理念,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全國第20個“安全生產月”活動于6月1日啟動,今年的主題是“落實安全責任,推動安全發展”。全市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把抓好安全生產、實現安全發展作為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實際行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重要內容,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一、強化三個責任,守住安全生產“主陣地”
安全生產大于天,安全責任重于山。要全面推行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完善市、縣、鄉、村四級上下聯動、上熱下燙的責任體系,確保安全責任落實到最小工作單元。要強化黨政屬地責任。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要求,統籌推進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安全生產工作,堅持鐵心布置、鐵面檢查、鐵腕執法,并以鐵的作風狠抓落實,切實擔負“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屬地責任。各地黨政主要負責人要認真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職責,班子成員切實抓好分管領域安全生產工作,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要強化部門監管責任。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將安全生產工作作為行業領域管理的重要內容,從行業規劃、產業政策、行政許可等方面加強行業安全生產工作。特別是應急部門要充分發揮綜合監管責任,強化統籌協調、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安全監管無死角、不遺漏。要強化企業主體責任。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嚴格履行安全生產法定責任,逗硬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廣泛開展“安全紅袖章”“爭做安全吹哨人”等行動,健全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內生機制,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基層基礎到位、應急管理到位。
二、聚焦三個關鍵,打好安全生產“組合拳”
今年是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之年。要從源頭上把好安全生產關,堵漏洞、補短板,著力解決安全生產源頭性、瓶頸性問題,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要加強監測預警。充分發揮安全生產綜合監測系統作用,統籌自然資源、氣象、水利、林業、住建、交通等部門監測資源,不斷提升安全生產領域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要全面排查隱患。始終把隱患排查作為一項長期性、經常性工作,圍繞交通運輸、建筑施工、城鄉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持之以恒加強安全風險辨識和隱患排查,堅決做到不漏掉一個危險源、不放過一個隱患點。特別要按照“雙歸零”要求,全面排查一線人員違章違規操作、設備設施硬件隱患,從制度和管理上查漏補缺。要逗硬問題整治。用好專家巡診、督導檢查、約談警示等手段,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部位存在的問題,實施全過程動態監管,做好清單式整改、閉環式解決、銷號式管理。要將今年全市安全生產巡查發現的46個問題隱患以及春節、清明、“五一”期間安全生產暗訪督查發現的83個問題隱患逐一整改,做到排查一處、整治一處、鞏固一處。
三、夯實三個保障,筑牢安全生產“防護墻”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要以“依法治安、科技興安、人才強安”為重點,標本兼治、統籌發力,切實筑牢安全生產根基,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要堅持依法治安。扎實開展“創安2021”監管執法專項行動,加大“四不兩直”暗查暗訪,以及“雙隨機、一公開”執法力度,推動安全生產領域“行刑銜接”,依法嚴懲違法違規行為。落實“執法+服務”理念,探索“清單制+執法”模式,實施精準化、差異化執法,堅決杜絕只檢查不執法等寬松軟現象。要堅持科技興安。依托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和應急管理大數據平臺,統籌推進綿陽市應急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實現重大風險在線監測、超前預報和災害事故高效處置。加強企業安全生產智能化建設,持續在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開展“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行動,加快實現向“技防”轉變。要堅持人才強安。堅持專群結合、點面結合,加強醫療、電力、特種設備搶險處置等專業人才儲備,進一步建強專業隊伍。加強煙花爆竹等領域安全監管人員培訓和配備,著力提升全市防范事故災害水平。
四、健全三個機制,嚴把安全生產“執行關”
安全生產重在建章立制。要加快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健全應急處置、宣傳引導、責任追究等安全生產工作機制,切實補齊安全生產短板。要健全應急處置機制。推進應急救援資源科學配置和合理整合,完善區域應急資源共享和聯動機制。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規范信息報送發布,確保信息報送及時準確。緊盯體育賽事、文化旅游、校園安全等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制定安全應急預案,建立安全“熔斷機制”,保障各類活動和校園教育安全有序。要健全宣傳引導機制。以“安全生產月”為契機,統籌運用政務微博、政務微信等新媒體和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媒介,創新開展“專家云問診”“應急直播間”“安全快閃”等活動,推進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安全格局。要健全責任追究機制。充分發揮“12350”舉報電話作用,鼓勵廣大群眾特別是企業員工舉報安全生產領域突出問題。進一步完善企業安全生產誠信、承諾公告等制度,對涉事企業及負責人實施市場禁入、聯合懲戒等措施。以最嚴格的要求、最務實的作風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督查,加大對失職、失責干部問責力度,讓安全生產成為各級領導干部履職的硬約束。
平安幸福是民之所望,安全發展是政之所向。希望全市上下始終把安全意識放在心上、把安全責任扛在肩上、把安全工作抓在手上,守安于心、踐安于行,以高質量的安全生產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安全穩定的和諧環境慶祝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