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5月12日,由市委宣傳部組織的“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2021年新聞媒體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安州區。20余家中央省市新聞媒體記者深入企業、鄉村、社區,實地采訪見證了安州區在“兩新組織”發展、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以及鄉村振興發展中所取得的驕人成績。
媒體記者走進安州區采訪
采訪團一行走進綿陽安洲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大家紛紛為榮譽室展出的500余件獎杯獎狀點贊。“我們是安州首家成立黨委的非公企業。”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以黨建引領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并在發展的同時積極投身于社會公益事業,每年固定拿出25%的利潤作為“公益事業專用金”,從捐資助學到扶弱濟困;從抗震救災到修橋建路,多年來累計投入2000余萬元用于社會公益事業。
綠樹掩映,鳥語花香。采訪團一行來到千佛山腳下的老望溝村。“86年前,紅四方面軍長征時經過千佛山,打響了著名的‘千佛山戰役’,與10多萬川軍激戰70余天,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駐村第一書記張義兵向大家介紹,這段厚重的革命歷史,為這個曾經的省級貧困村積淀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大家一路向前,濃郁的革命氛圍,形象的服飾道具,逼真的長征情景體驗,打造的紅軍長征紅色走廊,讓媒體記者們大呼過癮。四川經濟日報記者張宇表示,如今摘掉了“窮帽”的老望溝村繼承和弘揚紅軍精神,把紅色文化資源搞活,擦亮了紅色旅游這只“金飯碗”,打響了一場嶄新的鄉村振興突圍戰。
走進桑棗鎮棗園社區,通過盤活閑置資產改造完成的棗園社區活動陣地,變成了社區群眾的“樂園”。黨員驛站、文化驛站、棗園圖書角、居民議事室、群團活動室……一應俱全,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棗園社區黨總支書記姜懷平介紹,如今桑棗鎮創新了“棗園大管家”服務品牌,開通社區治理“直通車”,成立了“棗園媽咪愛心隊”“棗園馨敲門隊”“棗園雷鋒幫扶隊”等7支志愿服務隊伍,豐富了基層治理經驗。
來到位于塔水鎮的“神泉文苑”文史綜合基地,這里豐厚的文化積淀展示以及珍藏的歷史文物讓媒體記者目不暇接。大家紛紛表示,凝聚著濃郁鄉土氣息的基層文化,是一座值得深入挖掘的文化寶庫,可以從中找到促進鄉村振興的文化力量。于4月成立的塔水鎮文聯是我市第二個鄉鎮文聯,該鎮強化基層文聯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只是安州區鄉村文藝事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安州區秉承“一鎮一品”的發展格局,組建文藝協會8個,民間文藝團隊12個,發展會員475人;編輯制作鄉土刊物《棗園文藝》《神泉文苑》,寫盡群眾身邊事、弘揚社會新風尚;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創造更多反映鄉土特色和地域風貌的文藝作品,《走進千佛山》《沸水廟傳奇》《雎水關》等優秀文藝節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變過去的“文藝下鄉”為“文藝在鄉”,推動鄉村文藝事業蓬勃發展。(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安崢/文 陳冬冬/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