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濃厚氛圍、創新載體、聚焦群眾,連日來,中交一公局七公司四川九綿高速LJ11標黨支部圍繞“組織指向、黨員需要、群眾需求”,利用線上線下、書本影像、服務活動,開展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
“講、觀、聲+N”,讓學習熱起來。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舉行……”中午12點,四川九綿高速LJ11標項目駐地“大喇叭”準時響起。自4月1日起,項目利用廣播,在職工中午就餐時間播放《黨史百年天天讀》,通過有聲閱讀解鎖黨史學習新模式,讓黨史“聲”入人心。
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推進,項目逐步探索出“講、觀、聲+N”的學習組合拳。“講”就是開展“黨課我來講”,黨員輪流講黨課,讓黨員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備課,知史愛史,鑒往知來。“聲”就是廣播播講。“觀”就是與每月主題黨日活動密切結合,組織觀看紅色電影,通過《長征》《中國精神:兩路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建黨偉業》等極具沖擊力的影片激發黨員愛國愛黨熱情。“N”就是因時因勢,開展寓教于樂的學習活動,比如先后組織了唱紅歌、誦讀經典詩詞、“猜字謎”等,在活潑有趣的學習中重溫黨的崢嶸歲月,讓學習更加有效。
聚焦難事好事,讓行動實起來。
理論打基礎,實踐出真知。黨支部積極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盡全力為所在村落——綿陽市平武縣厄哩村的白馬藏族同胞辦好事、辦實事、解難題,讓黨旗在深山里獵獵飄揚。開展“學黨史悟初心,志愿服務揚精神”主題活動,幫助村民種植300余株花椒樹苗,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經濟”。積極踐行與白馬藏族同胞的“約定”,對項目周邊近300畝山林進行“地毯式”森林防火巡邏,并幫助村民打木樁防野豬。每隔兩小時對G247國道進行灑水,每周組織開展兩次義務清掃活動,為守護大熊貓家園和長江重要支流涪江源頭火溪河的清潔美麗貢獻積極力量。
投身施工生產,讓業績亮起來。
項目承建全線難度最大的剛構橋——厄哩村特大橋和風險最高的隧道——水牛家隧道,全體黨員把全部心思和精力傾注于工程建設中,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助推項目施工生產的強大動力,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克服環保壓力大、技術難度大、汛期干擾多、施工條件復雜等重重困難,厄哩村特大橋迎來“引橋左幅順利貫通”“T梁預制全部完成”“引橋雙幅順利貫通”等重大工程節點,水牛家隧道雙洞開挖進尺成功突破千米大關。
“學習黨史,既是在繼承與發揚黨的成功經驗和優良傳統,也是全體黨員的一次思想升華,我們支部將以建黨100周年為契機,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聯系群眾、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努力提高支部建設和服務水平,打造基層黨建示范標桿!”黨支部書記辛劍滿懷信心地說道。
黨旗飄揚在一線,建功獻禮一百年,項目黨史學習教育的腳步越走越鏗鏘。據悉,項目黨支部正計劃開展“開通一個咨詢電話、每周一個服務接待日、每月一次集中服務”的“三個一”活動,進一步升級服務質量,讓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扎實落地、落地有聲。 ( 謝保英)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