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連日來,我市各縣(市、區)、園區精心組織、統籌安排,積極謀劃、深挖資源,大力營造學習氛圍,創新開展各類活動,有力有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心走實走深。
涪城區主動對標對表,把握主題主線,做好結合文章,確保學習教育與各項重點工作互促進、雙提升;三臺縣組建綜合協調組、信息簡報組、實踐活動組、后勤保障組等8個工作組,加強統籌,細化責任;經開區發揮領導干部“頭雁效應”,立足“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找準群眾期盼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我市各縣(市、區)、園區通過召開專題會議、制定工作方案、組建工作專班等方式,強化組織領導,迅速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上來,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迅速展開。
深挖本地資源,發揮紅色場館教育引導作用。我市各地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紅色資源,將其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鮮活教材。江油市強化陣地建設,全面改造提升王右木紀念園,實現對參觀游客“能來學、有內容、可接待、效果好”;梓潼縣組織青年干部走進兩彈城,集中觀看大型情景教學劇《英雄·豐碑》,讓參訓學員穿越時空,在歷史“場景”中重溫“兩彈一星”精神。
無獨有偶。安州區打造黨性教育培訓品牌,以“追尋紅色記憶、踐行初心使命”為主題,進一步豐富“區博物館(革命黨史廳)-革命烈士陵園-曉壩‘三基地一窗口’-千佛山阻擊戰陳列館”紅色教育路線內涵,提升培訓課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北川羌族自治縣則充分利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馬槽鄉“紅四方面軍總醫院遺址”、禹里鎮“紅軍碑林、紅軍長征紀念館、烈士陵園”、蘭輝事跡陳列館等紅色陣地,開展現場體驗式教學,增進學習教育的針對性互動性。加大宣傳力度,營造黨史學習教育濃厚氛圍。我市各縣(市、區)、園區積極營造黨史學習教育濃厚氛圍,大力開展宣傳活動,切實做到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高新區在政務網站上開設“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子欄目,集中宣傳上級會議精神和決策部署以及本地學習教育動態。江油市利用“i江油”新媒體平臺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基層黨校等陣地,播放黨員教育宣傳片《紅軍橋的故事》,利用“文明江油”微信公眾號推送“歷史上的今天”學習內容,擴大了學習教育覆蓋面。
堅持守正創新,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更加充滿活力。我市各縣(市、區)、園區創新形式、突出特色,深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鹽亭縣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策劃“廣播聽黨史、影視看黨史、會議講黨史、課堂學黨史、掌上讀黨史”5項活動,做到黨史學習教育全覆蓋;游仙區創新開展自選動作,制定《“紅色基因傳承”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方案》和《游仙區踐行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推進國防安全重大項目落地工作方案》,突出本地特色和重點。(譚汝江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郭若雪)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