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下貫通 協調有力 運轉有序
經濟體制改革 持續釋放高質量發展動力
綿陽新聞網訊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十三五”以來,我市經濟體制改革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著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各項改革舉措取得新進展和新突破,綿陽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持續釋放。
“專項小組強化改革協同推進和督查落實,形成上下貫通、協調有力、運轉有序的工作推進機制,推動各項改革任務在綿落地落實,持續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綿陽發展內生動力。”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2020年,市經濟體制改革專項小組牽頭承擔49項年度改革落實臺賬任務、17項年度改革舉措實施規劃任務,均按時間節點有序推進。
2020年,我市全面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持續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累計為企業減稅降費20余億元,用能、人力等成本降低數十億元。同時,加快補齊經濟社會服務短板,不斷提升產業鏈水平,構建具有綿陽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2020年六大重點產業和六大創新產業產值同比分別增長4.84%、14.2%,分別高于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1.04、10.4個百分點,市場主體活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十三五”以來,我市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務服務環境,建成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所有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均實現網上可辦,實現企業開辦“零成本、小時辦”,全省首創企業開辦“零證明”,試點開展企業住所申報承諾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創業創新活力。
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我市搶抓機遇,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與重慶市北碚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合作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明確兩地重大戰略協同行動、交通路網互聯互通行動等10個方面、29條合作內容、43項具體合作事項。同時,加快推動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發展,與成都、德陽、遂寧等地在基礎設施、產業協作、科技創新等領域加強合作;大力實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六大行動”,深化縣級市改革下放經濟和社會管理權限工作。
好消息接踵而至。2020年,涪城區再次榮獲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強縣(市、區)、三臺縣再次榮獲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區);我市城市綜合信用指數年內最好排位全國第16,西部第1、全省第1。
深化改革永遠在路上。新的一年,市經濟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將深入實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大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力度,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和縣級市改革,堅定不移實行更高水平開放,著力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奮力打造西部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黃小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