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7月14日,在綿陽江油市李白故居景區道路青蓮至東興段改建工程的施工現場,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們正忙著進行高壓污水管的鋼筋混凝土蓋板施工,路兩旁的排水溝已經修葺完成。
“原來這里是一個寬約2米左右的農村道路,現在正在實施道路改造,將按照三級公路標準,路基增寬至7.5米,全長約8.168公里,均采用瀝青砼路面。”項目現場負責人黃博向記者介紹,這條路提檔升級后,不僅將在河堤邊增設道路照明設備,還將提高景區交通能力,吸引更多游客到此旅游,從而帶動附近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吃上旅游飯”。
無獨有偶,今年6月完工的涪城區X001金石路石梯子橋也得到了沿途村民的一致好評。
10時30分左右,記者來到了石梯子橋,剛修好的橋橋面寬敞且平坦。作為新皂鎮通往各行政村的重要通道,也是轄區重點企業通行的必經之路,這里每天都會經過不少車輛。
“這條路是我們進出的必經之路,以前的橋比較窄,上下班高峰期常常堵車。”家住趙家花園村的村民趙秀菊剛剛騎車去新皂鎮買了一些日用品,“現在橋修寬了,我們出行也更方便了,我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中鐵八局集團有限公司項目技術負責人何飛楊向記者介紹,受近年汛期排洪及轄區重大項目建設重型車輛高頻通行等影響,去年10月,石梯子橋經過應急檢測后被定為4類危橋。“因此,我們對該橋進行了原位拆除重建工作。該項目拓展了原橋的寬度和長度,既解決了原橋安全隱患,又保障了新皂鎮周邊10000余居民的安全出行,同時服務了周邊工業、農業及旅游業,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
不僅如此,今年以來——
●全市交通運輸領域省級民生實事項目建設563個自然村(組)通硬化路,目前已完工171個項目;
●建設幸福美麗鄉村路79.5公里,目前已完工38.2公里;
●實施農村公路安防工程326.5公里,目前已完工83.546公里;
●建設2個“暖心之家”(貨車司機黨群服務陣地),目前已完成80%。
●全市交通運輸領域市級民生實事項目實施農村公路四五類危橋整治13座,目前已完工4座、主體完工1座、在建8座,項目完成比例66.7%;
●國省干線提質升級2條16公里,目前正在建設中;
●新(改)建5條鄉鎮通三級公路28.5公里和新建200公里村(組)硬化路,已完工79.7公里。
泥濘村道變坦途,危橋改造換新顏,件件實事暖民心……今年以來,綿陽市交通運輸局緊盯群眾“急難愁盼”的出行問題,以公路建設攻堅、運輸服務提質為著力點,全力推進自然村通硬化路、危橋改造、國省道提檔升級等省市民生實事項目,讓群眾出行體驗持續改善,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交通動能。
(涪江觀察記者 唐舒琪 宋德平 文/圖)
編輯:譚鵬